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竹鸡

竹鸡

《中药大辞典》:竹鸡

药材名称竹鸡

拼音Zhú Jī

别名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纲目》),竹鹧鸪(《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为难科动物竹鸡

原形态体长约29厘米。嘴短,褐色。虹膜淡褐色。头、颈侧、颏、喉等均栗红色。上体大都黄橄榄褐色;各羽或显或微地缀以黑褐色虫蠹状斑,头顶杂以少数棕点;额与上背沾灰色,眉纹蓝灰,向后几伸至背侧;背部具栗斑甚着,并有较小的白斑,背以后仅微缀以栗色细点;肩羽与背略同,但白斑较多;三级飞羽有很大的栗褐色圆斑;翼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满布有棕黄色波状纹,外侧者转为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缘淡栗色;中央尾羽淡肉桂栗色,密杂以黑褐色虫蠹状纹,并贯以5~6道淡肉桂栗色横斑;外侧尾羽几转纯肉桂栗色;胸蓝灰,延及两肩,成颈圈状,其下更缘以栗红色;腹和胁棕色,前浓后淡,两胁密杂以黑褐色斑;尾下覆羽棕色沾有栗色。脚和趾黄褐色,雄者有长距。

栖于山丘薮地或丛林间。善潜伏,飞捷而低。雄者好斗。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及蝗虫蚱蜢、白蚁等昆虫为食。

生境分部分布长江以南诸省的山地。

性味《医林纂要》:"甘,温。"

归经本草求真》:"入心、脾、肝。"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治野鸡病,杀虫,煮炙食之。"

②《医林纂要》:"补中。"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鸡

药材名称竹鸡

拼音Zhú Jī

英文名Bamboo partridge

别名山菌子、鸡头鹘、泥滑滑、竹鹧鸪

出处出自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灰胸竹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icola thoracica(Temminc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灰胸竹鸡,小型禽类。体长约29cm。嘴短,褐色。虹膜淡褐色。头、颈侧、颏、喉等均栗红色。上体大都黄橄榄褐色,并缀以黑褐色毛虫状细斑,头顶杂以少数棕点;额与上背沾灰色,眉纹蓝灰,并向后延伸至背侧;背部大多杂以栗斑和细白斑。肩羽与背相似,但白斑居多。三级飞羽有很大的栗色圆斑;翼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满布有棕黄色波状纹,个侧者转为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缘淡栗色;中央尾羽淡肉桂栗色,密杂以黑褐色毛虫状纹,并贯以5-6道淡肉桂栗色横斑;外侧尾羽几转纯肉桂栗色;胸蓝灰,延及两肩,成颈圈状,其下更缘以栗红红;腹和胁棕色,前浓后淡,两胁密杂以黑褐色斑;必下覆羽棕色沾有栗色。脚和趾黄褐色,雄者有长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于森林、竹林或灌木丛中善潜伏,飞捷而低。繁殖季节,雄者喜鸣,好斗。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及蝗虫蚱蜢、白蚁等昆虫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诸省的山地。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杀虫解毒。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1只,煮食;或炙食。

注意《食物考》:“烹宜用姜。竹鸡有毒,宜生姜解之。”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治野鸡病,杀虫,煮炙食之。

2.《医林纂要》:补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爪乌

    药材名称鸡爪乌拼音Jī Zhuǎ Wū别名细草乌来源药材基源:为志茛科植物康定翠雀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anch.[D.soonmingense

  • 假茼蒿

    药材名称假茼蒿拼音Jiǎ Tónɡ Hāo别名野茼蒿(《广州植物志》),冬风菜(《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革命菜的全草。夏季采收。一般以鲜用为佳。原形态一年生直立

  • 詹糖香

    药材名称詹糖香拼音Zhān Tánɡ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l[L.umbellata Bl.]采

  • 合血香

    药材名称合血香拼音Hé Xuè Xiānɡ别名排草、南排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假排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sikokiana Miq.[

  • 海州骨碎补

    药材名称海州骨碎补拼音Hǎi Zhōu Gǔ Suì Bǔ别名毛姜、铜丝草、石灵芝、申姜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骨碎补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

  • 豆腐泔水

    《中药大辞典》:豆腐泔水药材名称豆腐泔水拼音Dòu Fu Gān Shuǐ别名豆腐泔(《慈航活人书》)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来源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性味《纲目拾遗》:"性

  • 一把篾

    药材名称一把篾拼音Yì Bǎ Miè别名乌蔹莓,嘿吗野(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常绿藤本,有卷须。茎藤棕黑色,表面有

  • 茶油粑

    药材名称茶油粑拼音Chá Yóu Bā别名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

  • 钩藤根

    《中药大辞典》:钩藤根药材名称钩藤根拼音Gōu Ténɡ Gēn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茜草种植物钩藤的根。性味《闽东本草):"味苦涩,寒。"归经《闽东本草》:"

  • 树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葱药材名称树葱拼音Shù Cōnɡ别名石葱、蜈蚣草、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树葱Eria pannea Lind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