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籼米

籼米

《中药大辞典》:籼米

药材名称籼米

拼音Xiān Mǐ

出处本草蒙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籼稻)的种仁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粳米"条。

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平。"

归经①《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温中健脉,益卫养荣,长肌肤,调脏腑。"

②《纲目》:"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籼米

药材名称籼米

拼音Xiān Mǐ

英文名Polished long-grained nonglutinous rice, polished indica rice

别名秥米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籼稻)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原形态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性味甘;温

归经脾;胃;心经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健脾止泻。主脾胃虚寒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0-60g;或煮粥。

各家论述1.《本草蒙筌》:温中健脉,益卫养荣,长肌肤,调脏腑。

2.《纲目》: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苞芹

    药材名称大苞芹拼音Dà Bāo Qín别名大天胡荽、双叉草、山荷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马蹄芹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kinsia hydrocotyloides Franch.采收

  • 常山

    《中国药典》:常山药材名称常山拼音Chánɡ Shān英文名RADIX DICHROAE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

  • 芙蓉菊根

    《中药大辞典》:芙蓉菊根药材名称芙蓉菊根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

  • 踏膀药

    药材名称踏膀药拼音Tà Bǎnɡ Yào别名黄花地丁、土细辛[云南]、黄花细辛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灰叶堇菜Viola delavayi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冬采集,洗

  • 石笔海胆

    药材名称石笔海胆拼音Shí Bǐ Hǎi Dǎn英文名echinus别名烟嘴海胆、海胆、粗棒海胆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长海参胆科动物石笔海胆的棘。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

  • 九香虫

    《中国药典》:九香虫药材名称九香虫拼音Jiǔ Xiānɡ Chónɡ英文名ASPONGOPUS来源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干燥体。11月

  •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

  • 紫云英

    药材名称紫云英拼音Zǐ Yún Yīnɡ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褐云玛瑙螺

    药材名称褐云玛瑙螺拼音Hè Yún Má Nǎo Luó英文名African Snail别名东风螺、花螺、东风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玛瑙螺科动物褐云玛瑙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

  • 紫背金盘草

    药材名称紫背金盘草拼音Zǐ Bèi Jīn Pán Cǎo别名破血丹、筋骨草、石灰菜、九味草、散瘀草、散血丹、退血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紫背金盘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