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参见真寒假热条。
重,谓脏气重迭;强,谓气不和顺。指脾病不能输养四脏,出现四肢不举、九窍不通等脏气功能障碍的病证。《素问·玉机真脏论》:“中央土以灌四傍……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集要》。即月经之血。
痰证之一。即热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见该条。
骨名。又名牙钓、下腭骨。即下颌骨。
《温病条辨》卷二方。安宫牛黄丸二粒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效再服。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
耳鸣的一种。多因肾虚精气不足所致。见《普济本事方》卷五。《张氏医通·耳》:“肾虚耳中潮声,蝉声,无休止时,妨害听闻者,当坠气补肾,正元散下黑锡丹,间进安肾丸。肾脏虚风耳鸣,夜间睡著如擂战鼓,四肢掣痛,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病名。出《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即瘾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