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为球兰之别名,详该条。
即牛黄清心丸第二方,见牛黄清心丸条。
见《王节斋公胎产》。即产后阴痛。详该条。
证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多见于有头疽毒盛期。因气不能引血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所致。证见:疮色紫暗,疮口干枯无脓,根盘散漫,壮热、口渴、便秘、尿短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
【介绍】:见罗美条。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丫发。见该条。
外科外治法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系腐蚀疮疡恶肉的一种方法。能使疮疡毒气外泄,恶肉易去。用法:将腐蚀药物直接撒于患处。常用方剂有白降丹、红升丹、五五丹等。适用于痈疽脓成未溃,或溃而疮口小;或痔疮、瘰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