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蚕豆壳,详该条。
【介绍】:见褚谈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指脾阳虚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参见水肿、十水条。
人体部位名。指眼眶下外侧之高骨,或称颧骨。《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邪上出于烦。”张景岳注:“目下曰,即颧也。”
【介绍】:西汉时医家。临菑(今山东临淄)人,是淳于意的弟子。
即葛根黄芩黄连汤,见该条。
①病名。五噎的总称。《医说》卷五:“噎病亦有五种: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