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兼癥瘕

猜你喜欢

  • 锡饼

    病证名。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指痘疮不依次起长,而一齐起发,遍身白色如钖饼形,头面浮肿的症状,属危症。但病人能食,大便坚,小便清利又无其他兼症者,宜清补解毒,用助脾快斑汤(《幼科全书》:黄芪、人参

  • 舌上疮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二。由心脾积热熏蒸,或妊娠胎火上冲所致者,症见舌上生疮,舌裂舌肿,或时流鲜血,口臭便秘,脉实有力。治宜清热泻火解毒。用黄连解毒汤、导赤散或甘露饮等加减。气虚,舌疮久治不愈者,

  • 交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后顶,见该条。

  • 鬼禄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悬命,见该条。

  • 脉软

    喻脉象的软弱。《灵枢·四时气》:“脉软者,病将下。”

  • 容主

    见上关条。

  • 芮养仁

    【介绍】:明代医家。字六吉。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人。对于医学常有自己的见解,见闻较广,著有《医经原始》等书,已佚。

  • 夜合珍珠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 黄花草

    见《江西草药》。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胎前赤带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秘方》。因素体阳盛,孕后过食辛辣,积热于内,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发为带下色赤。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侧柏叶、黄芩为丸,或用侧柏汤(侧柏叶、白术、丹皮、蒲黄、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