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6卷(又有14卷本)。明·朱惠明撰。刊于1594年。本书师承魏直《博爱心鉴》一书,而在痘疹的分期、辨证、证治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最后二卷为《慈幼心传》,重点记述小儿杂病证治。本书曾收
病名。见《咽喉脉证通论》。即悬蜞风。详该条。
①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脐带。②指膀胱。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取淡豆豉煎为浓汁,频频喂服,适宜于胎禀怯弱,体质不强,而有胎毒内蕴的婴儿。
见《广州植物志》。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汪哲条。
【生卒】:581~659?【介绍】:唐代官吏。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唐太宗时近臣,656年(显庆初年),任仆射(宰相);657年,与李勣等组织修定本草,较其前代本草书新增药物一百多种,于显
详食肉则复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即下搭手。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