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生于肩之前廉(肩峰前侧)的无头疽,属大肠经。证治见肩疽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方。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茯神、远志、石菖蒲、生地黄各等分。水煎服。治心经虚热。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蝉舌风,舌下再生一舌也。”参见重舌条。
经穴名。代号SP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太阴络。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后缘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腹胀腹鸣,消化不良,小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荆芥汤第三方,见荆芥汤条。
出《肘后备急方》。为槐白皮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饮证的总称。详各该条。
病名。指视近物清晰而视远物模糊之病证。见《审视瑶函》。又名能近视不能远视、近视、目不能远视、视近怯远症。可由先天不足,习惯不良,劳瞻竭视等所致。眼外观正常,视近物清晰,视远物则模糊。《景岳全书》卷二十
即三焦。《灵枢·本输》:“三焦者……属膀胱,是孤之腑也。”《类经》卷三:“……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之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