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脏腑相合的一种理论。脏与腑之间通过经络和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而保持生理活动的协调。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就是受五脏之气的配合才能完成。如胃的纳谷需脾气的运化;膀胱的排尿需赖肾的气化作用等。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狂越。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樟木。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循经性疼痛”;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冷、热、痒、酸胀、蚁走样、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
指尿道外口。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即汗孔。见汗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