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内经拾遗方论条。
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
病证名。指婴幼儿伤乳、伤食而致的胃肠病。多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所致。单纯饮乳积滞者,参见乳积条。乳食俱伤积滞者,称宿食不消。《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宿食不消者,脾胃冷故也,小儿乳哺饮食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即句漏。见该条。
见《普济方》。即天仙藤,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即恶阻。详该条。
骨名。解剖学同名骨。《伤科汇纂》:“两手十指骨,又名竹节骨,共二十八节。”
《时病论》卷四方。煨石膏四钱,滑石、茯苓各三钱,制半夏一钱,东洋参(或西洋参)、麦门冬各二钱,甘草六分。加粳米一撮为引,水煎服。治暑热盛极,元气受伤。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经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