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卷

舌卷

证名。出《素问》。系指舌本卷曲而难伸。《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素问·缪刺论》:“邪客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少阴之脉系舌本、连舌下,厥阴肝经之脉环绕阴器。若见舌卷曲不伸而阴囊上缩者,乃心肝肾三经之病,此外心火上炎,厥阴伤寒,肝经热甚,温邪内陷心包等皆可导致舌卷。须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参见舌卷卵缩条。

猜你喜欢

  • 龙芽草根

    出《本草图经》。又名地冻风。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辛、涩,温。①治赤白痢疾,偏头痛,经闭,产后感冒、寒热头痛、腰腹痛,疖肿。煎

  • 脉绝

    古病名。指血脉枯涩败绝的疾患。《备急千金要方·心脏》:“扁鹊云:脉绝不治三日死,何以知之?脉气空虚,则颜焦发落。脉应手少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血先死矣。”参见脉极条。

  • 石榴翳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 五更溏泄

    病证名。即五更泄。《不居集·泄泻》:“五更溏泄。有肾虚失闭藏之职,五味子丸;亦有食积,香砂枳术丸;寒积理中汤;酒积葛花解酲汤。”详五更泄条。

  • 怕日羞明

    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怕日羞明症,虚实两境施,目疼并赤肿,络滞气行迟,火炽兼脾燥,心肝脾辨之,但分邪实治,病亦不难驱,不疼不赤肿,单为血家虚。”

  • 甴甲(zā yā)草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甴甲,广东方言,指蟑螂。甴甲草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三阴疟

    病名。指疟疾发于三阴经者。①即三日疟,详见该条。②指疟发在处暑后,冬至前之三日疟。《类证治裁·阴疟》:“三阴疟多发在处暑后,冬至前,发愈晚者去亦迟,以气令收肃故也。其发时也不定,有前间一日,忽间二日发

  • 上横骨

    解剖名。指胸骨柄。《伤科汇纂》:“上横骨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外。”

  • 四叶金

    见《福建中草药》。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道引

    即导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