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之一。治疗阳气不足,肝为寒邪所中或寒滞肝脉,出现手足逆冷,干呕吐冷涎,寒疝绕脐痛或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脉沉弦紧诸症。常用方如吴茱萸汤、大乌头煎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横舌,即哑门,见该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
厚而丰盛,亦作亢盛。《灵枢·痈疽》:“热气淳盛。”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昆明鸡血藤,详该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红大戟,详该条。
病名。为生于颏下三角,红肿明显,形似燕窝的瘰疬。《外科大成》卷二:“颔红肿痛名燕窝疬。”参见瘰疬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绝育。
厥证之一。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证。《丹溪心法·厥》:“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寿世保元·厥》:“论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
指人体的正气。《素问·汤液醪醴论》:“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