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黄汤

荆黄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荆黄汤

药方名称荆黄汤

处方荆芥穗30克人参15克甘草7.5克大黄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暴吐,上焦热气所冲,脉浮而洪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调槟榔散6克,空腹时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疡科选粹》卷六:荆黄汤

药方名称荆黄汤

处方荆芥穗5钱,人参2钱5分,大黄1钱5分,甘草1钱,槟榔1钱5分,木香7分5厘,轻粉5厘。

功能主治心经之火郁于肺经,干疥瘙痒皮枯,屑起,便秘者。

用法用量槟榔以后3味为细末,荆芥穗等4味水煎,去滓,调末服。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普济方》卷三九二:荆黄汤

药方名称荆黄汤

处方枳壳大黄荆芥朴消栀子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气闭不通,脏腑痞结。

用法用量每用1钱,灯心汤调服,1日2-3服。立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

《袖珍》卷二引张子和方:荆黄汤

药方名称荆黄汤

处方大黄荆芥穗、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服。以利为度。

摘录《袖珍》卷二引张子和方

《医方大成》卷七引《局方》:荆黄汤

药方名称荆黄汤

处方荆芥4两,大黄1两。

功能主治风热结滞,或生疮疖;风热上壅,脏腑实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恶疮生背胁、头脑、四肢要害处。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煎6分,空心服。

注意非实热不可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七引《局方》

《保命集》卷中:荆黄汤

药方名称荆黄汤

处方荆芥穗1两,人参5钱,甘草2钱半,大黄3钱。

制法上为粗末,都作1服。

功能主治上焦气热所冲,暴吐,脉洪而浮;心经之火郁于肺经,干疥搔痒,皮枯屑起,便秘者。

用法用量水1盏,煎至1盏,去滓,调槟榔散2钱,空心服。

摘录《保命集》卷中

猜你喜欢

  • 栀子粥

    药方名称栀子粥处方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制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同时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用法用量

  • 大排风天麻散

    药方名称大排风天麻散处方天麻2两,乌蛇(酒炙,用肉)1两1分,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2两半,当归(切,焙)1两1分,桂(去粗皮)3分,白芷(炒)1两1分,麻黄(去根节,

  • 天麻地龙丸

    药方名称天麻地龙丸处方天麻地龙羌活附子(生)桂心没药荆芥穗各30克麝香3克制法上为细末研匀,以生蜜和丸,如弹子大,陶器盛。功能主治治湿毒脚气攻注,两腿肿破重疼,皮肉顽紫,或上攻头面,皮肉焮热。用法用量

  • 蟾宫丸

    药方名称蟾宫丸处方免2只(腊月8日刺血于漆盘内)。制法以细面炒熟和兔血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胎毒,遇风寒即发痘疹,服此可免。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绿豆汤送下。每一儿食1剂。摘录《本草纲目》卷五十

  • 黄风菊花汤

    药方名称黄风菊花汤处方防风黄连桑白皮赤茯苓瞿麦车前子栀子大黄黄芩细辛桔梗连翘功能主治治初起胬肉攀睛。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半饥时温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黄阁化癖膏

    药方名称黄阁化癖膏处方秦艽5钱,三棱5钱,黄柏5钱,莪术5钱,蜈蚣5钱,当归3钱,大黄3钱,真香油2斤4两,黄丹1斤2两(水飞过,炒紫色),川山甲14片,全蝎14个,木鳖子7个。制法上将药入油内,煎黄

  • 羚翘解毒膏

    药方名称羚翘解毒膏处方银花2两,连翘2两(去心),葛根2两,大青叶2两,花粉2两,元参1两6钱(去芦),薄荷叶1两6钱,生栀子1两,赤芍8钱,马勃6钱,浙贝母6钱,桑叶6钱,枳壳6钱(麸炒),黄芩6钱

  • 醋石榴煎

    药方名称醋石榴煎处方醋石榴皮1两,防风1两(去芦头),羌活1两半,桂心1两,白术1两,赤箭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茯苓1两,牛膝1两(去苗),赤芍药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山茱萸1

  • 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石膏汤药方名称石膏汤处方石膏(研.三分)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滑石(半两)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疼,烦热口干,小便赤。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远

  • 存阴汤

    药方名称存阴汤处方熟地2两,茯苓1两,山药1两,车前子5钱,白术2两,甘草2钱,泽泻2钱。功能主治急救肾阴。主口渴饮水,忽然大泻,一日或十余行,或数十行,昼夜之间,泻至数百次,完谷不化,直下无留。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