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徐謇条。
即腧穴。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称引《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备急千金要方》又载:“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参见腧穴条。
指热病邪热未尽,或因食、因劳而复发。《素问·热论》:“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伤寒全生集·劳复》:“病新瘥后,血气未平复,余热未尽。……若劳动再发,为劳复。血气尚虚,但当安卧守静以养血气
见《中药志》。为荜菝之别名,详该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十五号明夷方。细辛、大黄、枳实、厚朴、麻仁、青皮、桃仁(去皮尖)各等分。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一至三钱,淡姜汤稍冷送下。治痧,大便干结,气血不通,烦闷壅盛而昏沉者。
①指膻中。见气海条。②膻中穴别名。见《类经图翼》。详膻中条。
见《救荒本草》。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杲条。
病名,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即捧心生,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详凤单展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