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蚬肉

蚬肉

《中药大辞典》:蚬肉

药材名称蚬肉

拼音Xiǎn Ròu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蚬科动物河蚬等的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蚬壳"条。

药理作用日本蚬的提取物如注入犬的门静脉或股静脉后,血流中可出现腺甙类物质,肝静脉中最多,因此其主要释放部位当为肝脏。腺甙有促进淋巴流量的作用。

性味甘咸,寒。

①《唐本草》:"冷,无毒。"

②《本草拾遗》:"微毒。"

③《纲目》:"甘咸,冷,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消渴,目黄,湿毒脚气,疔疮痈肿。

①《唐本草》:"治时气,开胃,压丹石药及疔疮,下湿气。下乳,糟煮服良,生浸取汁,洗疔疮。"

②《日华子本革》:"去暴热,明目,利小便,下热气,脚气湿毒,解酒毒目黄,浸取汁服,主消渴。"

③《纲目》:"生蚬浸水,洗痘痈无瘢痕。"

④《本草求原》:"饮食中毒,黄蚬汤可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两;或煮食。外用:捣敷。

注意①《本草拾遗》:"多食发嗽及冷气,消肾。"

②《本草求原》:"遗浊勿食。"

复方治疔疽恶毒:蚬肉杵烂,涂。(《外科集要》)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蚬肉

药材名称蚬肉

拼音Xiǎn Ròu

英文名freshwater small clam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bicula fluminea (Mvlle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采,捕后置沸水中烫死,待壳张开,取肉,晒干。

原形态河蚬,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壳质稍厚而对硬。成体一般壳长40mm,壳高37mm,壳宽20mm。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被有暗褐色的壳皮,有时稍带黄色。表面生长纹轮状,较老个体壳顶常脱落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中央者最大。足大,呈舌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河川、湖沼,多栖息于泥质的水底。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肉含苹果酸脱氢酶同功酶(malate dehydrogenase isoenzymes)。含叶黄素(lutein),叶黄素酯(lutein ester),β-胡萝卜素(β-carotene),丁酸(butyric acid),异丁酸(isobuty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神经鞘氨醇硫酸酯(sphingosine sulfate),木糖(xylose),三甲胺(trimethylamine),维生素(vitamin)B12,脑甙脂(cerebroside)。还含蚬甾醇(corbisterol,7-dehydrostigmasterol)。

药理作用日本蚬的提取物如注入犬的门静脉或股静脉后,血流中可出现腺甙类(Adenin nucleotide)物质,肝静脉中最多,因此其主要释放部位当为肝脏。腺甙有促进淋巴流量的作用。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消渴;目黄;湿毒脚气;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煮食。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治疔疽恶毒:蚬肉杵烂,涂。(《外科集要》)

各家论述1.《唐本草》:治时气,开胃,压丹石药及疔疮,下湿气。下乳,糟煮服良。生浸取汁,洗疔疮。

2.《日华子本草》:去暴热,明目,利小便,下热气,脚气湿毒,解酒毒目黄,浸取汁服,主消渴。

3.《纲目》:生蚬浸水,洗痘痈无瘢痕。

4.《本草求原》:饮食中毒,黄蚬汤可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花酢浆草

    药材名称红花酢浆草拼音Hónɡ Huā Zuò Jiānɡ Cǎo别名大叶酢浆草、三夹莲、铜锤草来源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O. m

  • 鄂西粗筒苣苔

    药材名称鄂西粗筒苣苔别名雅头还羊来源苦苣苔科鄂西粗筒苣苔Briggsia speciosa (Hemsl.) 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主治痨伤。用法用量全草3~5钱,泡酒服。摘录

  • 芋头

    《中药大辞典》:芋头药材名称芋头拼音Yù Tou别名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芋艿(《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本草

  • 蜂蝇

    药材名称蜂蝇拼音Fēnɡ Yínɡ英文名Muscae别名花虻、食蚜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狂蝇科动物蜂蝇的幼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stalis tenax Linnae

  • 黑鳞大耳蕨

    《中药大辞典》:黑鳞大耳蕨药材名称黑鳞大耳蕨拼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原形态黑鳞耳蕨,又名:大叶

  • 苦楝菌

    药材名称苦楝菌拼音Kǔ Liàn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密集木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llinus densus(Lloyd)Teng[Fomes densus Lloy

  • 鸡筋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筋参药材名称鸡筋参别名黄鸡胖、黄鸡郎、长叶数珠根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长叶数珠树Damnacanthus macrophyllus Sieb. ex Miq. var. gigan

  • 三角泡

    药材名称三角泡拼音Sān Jiǎo Pào别名假苦瓜、假蒲达、包袱草、风船葛、鬼灯笼、三角灯笼、金丝苦楝、三角藤、倒地铃、棕子草、炮掌果、小果倒地铃、白花仔草、带藤苦楝、灯笼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

  • 鼠尾粟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尾粟药材名称鼠尾粟拼音Shǔ Wěi Sù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来源禾本科鼠尾粟Sporobolus poiretii (Roem. et Schult.)Hi

  • 榆荚仁

    《中药大辞典》:榆荚仁药材名称榆荚仁拼音Yú Jiá Rén别名榆实(《本经》),榆子、榆仁(《食疗本草》)。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果实或种子。4~6月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