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蚺蛇肉

蚺蛇肉

《中药大辞典》:蚺蛇肉

药材名称蚺蛇肉

拼音Rán Shé Ròu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

原形态蟒蛇,又名:蟒、王蛇(《尔雅》),南蛇、埋头蛇(《纲目》),王字蛇(《纲目拾遗》),琴蛇。

全长达4.6~6米。头小,吻端扁平。上唇鳞11~13片,不与眼相碰。眼的前缘、下缘及后缘围有6~8片眼鳞。眼小,瞳孔垂直椭圆形。头背鳞片对称,形小而数目较多。体鳞光滑无棱,在颈部约54~64行,体中部65~72行,肛前40~44行。腹鳞在腹部中间,长不达体侧,约255~202片。尾下鳞65~71片。在肛门两侧有距状的后肢痕迹。体背及两侧均呈云豹状大块斑纹;头背黑色,从颅顶鳞后边到颈部有长约10鳞、宽约3鳞的黄褐色斑一条。又从吻端沿鼻孔上缘、眼前鳞上鳞的1/2到眼后,两侧各有一条宽约2鳞半的黄色带状纹,经过体背两侧直达尾端,眼后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

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能绞死及吞食体重二、三十斤的野麂和山羊等动物,但主要以鼠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为食。无毒。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

性味《纲目》:"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杀虫。治风痹,瘫痪,疠风,疥癣。

①孟诜:"作脍食之除疳疮;小儿脑热,水渍注鼻中;齿根宣露,和麝香末敷之。"

②《食疗本草》:"主温疫气,可作脍食之。"

③《本草拾遗》:"主喉中有物,吞吐不得出者,作脍食之。"

④《纲目》:"除手足风痛,杀三虫,去死肌,皮肤风毒疠风,疥癣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浸酒或焙干研末。

复方①治诸风瘫痪,筋挛骨痛,痹木瘙痒,杀虫辟瘴,及疠风疥癣恶疮:蚺蛇肉一斤,羌活一两(绢袋盛之)。用糯米二斗,蒸熟,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乃下饭,密盖,待热取酒,以蛇焙研和药,其酒每随量温饮数杯,忌风及欲事,亦可袋盛浸酒饮。(《濒湖集简方》蚺蛇酒)

②治狂犬咬人:蛇脯一枚,炙,去头,捣末,服五分匕,日三。(《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蚺蛇肉

药材名称蚺蛇肉

拼音Rán Shé Ròu

英文名Python

别名蟒蛇 、蟒、王蛇、南蛇、埋头蛇、王字蛇、琴蛇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蟒科动物蟒蛇除去骨脏及皮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Schlegel

采收和储藏:夏、秋两季,捕杀蟒蛇时用绳缚住头部,尾部用带绳的铁钩钩住肛门,两头拉紧,固定在柱子上,先在肛门前切小口,割断血管放血,然后剖腹去骨脏,剥皮,剔出脂肪,洗净晒干。

原形态蟒蛇,全长6-7m。肛孔两侧有爪状后肢的残余。生活时背面灰棕色或黄色,背脊具有1行红棕色、镶黑边略成方形的大斑块,两侧各有1行较小而中央较浅的斑块。头颈部背面有一矛形斑,头部腹面黄白色,躯干及尾腹面黄白色尽可杂有少数黑褐色斑。眶前鳞2,眶后鳞3或4;上唇鳞10-12,吻鳞及前2枚上唇鳞有唇窝,前后若干下唇鳞有较浅的唇窝。背鳞平滑无棱,中段65-72行;腹鳞较窄小,255-263;尾下鳞65-69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夜间活动,能吞吃重10-15kg以下的野廘和山羊等动物,但主要以鼠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杀虫止痒。主风痹;瘫痪;疠风;疥癣;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食,浸酒;或焙干研末。

复方①治诸风瘫痪,筋挛骨痛,痹木瘙痒,杀虫辟瘴,及疠风疥癣恶疮: 蚺蛇肉一斤,羌活一两(绢袋盛之)。用糯米二斗,蒸熟,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乃下饭,密盖,待熟取酒,以蛇焙研和药,其酒每随量温饮数杯,忌风及欲事。亦可袋盛浸酒饮。(《濒湖集简方》蚺蛇酒)②治狂犬咬人: 蛇脯一枚,炙,去头,捣末,服五分匕,日三。(《千金方》)

各家论述1. 孟诜:作脍食之除疳疮;小儿脑热,水渍注鼻中;齿根宣露,和麝香末敷之。

2.《食疗本草》:主温疫气,可作脍食之。

3.《本草拾遗》:主喉中有物,吞吐不得出者,作脍食之。

4.《纲目》:除手足风痛,杀三虫,去死肌,皮肤风毒厉风,疥癣恶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松下兰

    药材名称松下兰拼音Sōnɡ Xià Lán别名土花、地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松下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tropa hypopitys L.[Hyp

  • 小白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白鱼药材名称小白鱼拼音Xiǎo Bái Yú别名鲌鱼、银色鲌鱼来源鲤形目鲤科鲌鱼Culter alburnus Basil.,以全鱼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

  • 水红木花

    药材名称水红木花拼音Shuǐ Hónɡ M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忍科植物水红木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 Ham. Ex D. Don.采收和

  • 巴茅果

    药材名称巴茅果拼音Bā Máo Guǒ别名牛草果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原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

  • 鳞始蕨

    药材名称鳞始蕨拼音Lín Shǐ Jué英文名Fragrant Lindsaea别名土黄连、还魂草、猪毛七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鳞始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河豚

    《中药大辞典》:河豚药材名称河豚拼音Hé Tún别名赤鲑(《山海经》),鯸鮧鱼(《金匮要略》),鯸鲐(《吴都赋》),鲑鱼(《山海经》郭璞传),鹕夷鱼、嗔鱼、规鱼(《本草拾遗》),鰄

  • 冬虫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虫夏草药材名称冬虫夏草拼音Dōnɡ Chónɡ Xià Cǎo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来源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

  • 尾叶越橘

    药材名称尾叶越橘拼音Wěi Yè Yuè Jú别名大透骨草来源杜鹃花科尾叶越橘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 var. urophyllum Reh

  • 日中花

    药材名称日中花拼音Rì Zhōnɡ Huā别名还魂草、午时草、嘴草、禾雀舌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齿苋科植物毛马齿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laca pilosa L.采收和储藏:夏、秋二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