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明·赵贞观《绛雪丹书》:“妊娠胸腹胀满,或遍身浮肿,小便艰涩,名曰子水不利。”参见妊娠肿胀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脓疮、黄水粘疮。由于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斑,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
见医方大成条。
见诊家直诀条。
【介绍】:宋代人。家藏《外科保安要用方》3卷。已佚。
骨之呈长柱状者。如股骨、胫骨等。多中空如管,充藏骨髓。
出《神农本草经》。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小叶枇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