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脚者,脚跟坼破之名也。”多由冬时触受风寒,气血郁结,不荣于足所致。生于足根部,皮肉顽硬,枯燥皲裂。治疗同皲裂疮。相当于皲裂疮。
解剖名。见《眼科易和》。即黄仁。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眼内络阻所致。《审视瑶函》:“谓视物却非本色也。因物着形,与瞻视有色,空中气色之症不同。”患者不能正确明辨某些颜色,甚者全无辨色能力,只能分辨物体明暗程
病证名。指因病后余邪未净,正气未复而睡眠过多者。《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余邪未清,正气未复也。宜沈氏葳蕤汤。”又:“惟汗下后酣眠者,为正气已复,可勿药也。”参见嗜卧条。
病症名。指肺有水饮而呻吟喘咳。《不居集》卷十五:“水咻咳者,水停肺而咻喘咳嗽也。”用芫花末和米粉糊成颗粒煮食。详水咳、咳嗽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6卷,已佚。
出《周礼·天官》。指专治肿疡、溃疡、金疮、折疡等外科疾病的医生。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足外踝之高点上。主治淋病,脚气,牙痛,白虎历节风痛,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证名。指呕吐脓液,为胃痈主症之一。《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详胃痈条。
自我推拿方法。泥丸指囟门。两手擦热后,从额部摩到头顶。有理脑作用。《太平御览》:“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七止,名曰存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