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鸦胆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形若鼠尾的痔疾。见《外科正宗》。即无明显症状的外痔或赘皮外痔。常勿须治疗。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
证名。《医门补要》卷中:“肌肉如铁,胸腹串痛,按之有跳跃之处。……针刺不得入,此真气已竭,血不流行,则肌肉呆板。”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出《隋书·经籍志》。指怀孕。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斑痧,头眩眼花,恶心呕吐,身有紫斑,痧在血肉,急用刮放。迟则渐入于里,必生变症。”宜清凉至宝饮等方。参见痧条。
即温中祛寒。用温补药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脾饮、理中汤等。
出《日用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摘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