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寻骨风,详该条。
出明·汪机《痘治理辨》。即奶麻。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医学入门》卷五:“坠堕闪挫,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下即吐,名曰血逆。古法以二陈汤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参血呕条。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小儿钻齿疳,牙根穿出齿龈,内外芒刺,嘴唇作痛。”即钻牙疳。详该条。
【介绍】:见刘元宾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肠痔也。”即肛门周围脓肿而伴有恶寒发热者。参见肛门痈条。
见《天宝本草》。为八爪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白降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