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277~1347【介绍】:元代著名医学家,我国古代骨伤科代表人物之一。字达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曾任南丰医学教授。世代以医为业。对内、妇、儿、眼、正骨、口齿咽喉等科均有所研究,尤擅长骨
足底。《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小腹疽、少腹疽、丹毒痈。为生于腹部脐下气海、关元穴附近的腹皮痈。若高肿红活,疼痛牵背,易溃脓稠者易治;若漫肿坚硬,难溃,溃则脓稀者难治。初起可用艾灸患处七壮,内服仙方活命
【介绍】:清代医家。字对山,上海人。撰有《对山医话》一书,主要为平时研究医学心得之随笔。
麻风专著。4卷。明·沈之问辑于1550年。内容有麻风病(风癞)的病因、三十六风、十四癞及其与经络的关系、治疗方剂249首等。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病的辨症和治疗。建国后有排印本。
检查肛肠病的一种工具。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一。类似现代之窥肛器。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即金边兔耳,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即承浆。见该条。
病证名。清,清冷、清薄之意。指精液清冷稀薄者。见《古今医统·原始要终论》。详精寒、精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