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金针》卷下方。枯矾、龙骨各五分,麝香五厘,红棉灰(即干胭脂灰)三分。为末,先用棉球拭去脓秽,取少许,吹耳。治耳溃。
【介绍】:参见杜鸿渐条。
见六经标本条。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石门,见该条。②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阳,见该条。
病名。出《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谓三焦之脉。三焦心主脉并络喉,气热内结,故为喉痹。《口齿类要》:“喉痹谓喉中呼吸不通,语言不出,而无气闭塞也。”《杂病源流犀烛》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即语声重浊。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接脊。见该条。
即肛门。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