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酒癖

酒癖

①病因之一。指嗜酒成癖。②病名。指饮酒过度,水饮搏聚于胸膈、胁肋的癖病。《诸病源候论·酒癖候》:“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气急而痛。”《外台秘要》卷八:“酒癖,饮酒停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视,耳聋腹中水声。”《太平圣惠方·治酒癖诸方》:“酒癖,因酒后饮水,停留于胸膈之间及两胁下痛短气而渴。”《圣济总录》卷七十三:“胃弱之人,因饮酒过多,酒性辛热,善渴而引饮,遇气道否塞,酒与饮俱不化,停在胁肋,结聚成癖,其状按之有形,或按之有声,胁下弦急,胀满,或致痛闷,肌瘦不能食,但因酒得之,故谓之酒癖。”治宜消癖化饮。可选用大七气汤、消饮丸、姜桂丸、曲蘗丸、海藻丸等方。参见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叶向春

    【介绍】:清代医家。字完初。江苏华亭(今松江)人。长于治疗小儿痧痘,编著有《痘科红炉点雪》一书。

  • 土茵陈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牛至之别名,详该条。

  • 章成之

    【生卒】:1903~1959【介绍】:现代医家。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曾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院校,为培养医药人材做出贡献。解放后,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所著有《药物学》、《中西医学名词对

  • 气轮枯落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白珠红肿,长垂若舌卷下舐。”参见形如虾座条。

  • 程杏轩医案

    书名。清·程文囿撰。分初集、续集、辑录等三集。合刊于1829年。全书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证验案,不分门类,每病自成一案。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审症亦较细致。对于真假寒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复杂病证的

  • 宛鹑

    出《广志》。为鹌鹑之别名,详该条。

  • 稳齿菜

    见《滇南本草》。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 缓则治本

    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指在病势缓和、病情缓慢的情况下,治疗应针对本病的病机,或以培补本元为主,因为治疾病发生的本原,则标的症状自愈,亦即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例如阴虚发热的疾病,则阴虚是本,发热(包括五心

  • 牙肿

    证名。即牙龈肿。治法:属风邪入侵者,宜疏风消肿,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属血虚者,宜补血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等加减。属肾阴虚亏,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

  • 内钓似痫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小儿内钓,表现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伛偻反张,眼内有红筋斑白者,即为此证。为寒气壅结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用木香丸(《幼科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