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子母补泻法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作用。《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②温病辨证中的两个阶段或病位。参营气同病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研讨仲景之书八年,认为伤寒无恶证,而庸医往往误投药剂伤人,撰有《伤寒十劝》1卷。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名沉翳、深翳。因此障隐于瞳内深处,必须仔细审视,方能见黄精有白色或青白色之混浊。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置掌于两胁,挺胸,目平视,两掌心相对,拇指伸直,四指并拢,两臂用力徐徐前推,伸直,再慢慢屈肘,收回至两胁。
证名。《济生方》卷四:“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即健忘。详该条。
书名。2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905年。周氏于本书自序中指出:“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伤寒证治。”据此作者将《伤寒论》中“伤寒例”所申明的“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的理论,通过对伤
气功术语。又称为闭气。主要是指练习停闭呼吸的耐久力。《养性延命录》:“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而出。”亦即在入静基础上,通过调息,减息,以至无息。无息,不是完全停止呼吸,而
病证名,双眼内斜视之俗称。属目偏视,又名通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