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集注》。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小肠。参见黄肠条。
《血证论》卷七方。白芍药五钱,甘草三钱。水煎服。治瘀血发热。
即保安万灵丹,见该条。
①《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九方。蝎尾(微炒)、铅粉各一钱,炮白附子、炒夜明砂各半两,炒僵蚕七枚,青黛一皂子大,冰片、麝香各半钱,炮天南星一分。为末,面糊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睡前薄荷汤化下。治小儿惊热
出《针经指南》。即八脉交会穴。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杉木根,详该条。
证名。指尺肤热。参见发热、尺肤热条。
排脓托毒之简称。详内托条。
病证名。因阴虚阳气上逆所致。《证治汇补·胸膈门》:“诸阳气浮,无所依从,呕咳上气,此阴虚成呕。”治宜滋阴降气。可用六味地黄汤加石斛、沉香等。大便不通者,宜兼通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