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肉桂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竹叶椒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寒露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言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霜降时我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
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即呃逆,又称咳逆。古称哕。《儒门事亲·治病百法·咳逆》:“咳逆,俗呼曰吃忒。”详呃逆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时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撰《四时治要》1卷,专论时疾疟痢吐泻伤寒之类。已佚。
书名。又名《万方类编》。32卷。清·曹绳彦辑。刊于1800年。辑者以《本草万方针线》对《本草纲目》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共分107门,11713方。本书将《本草纲目》所附单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瞖,为翳的异体字,即横翳内障。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