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由湿热蕴结肌肤所致。皮肤生疮有白头,渐成脓,四周红赤,微痒而痛,甚则延及全身。治宜清热除湿解毒。内服黄连解毒汤。外搽青黛膏。相当于毛囊炎。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九。证治同金创。详该条。
指气候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火气遂抑。”
出《肘后方》。为皂荚之别名,详该条。
《医醇賸义》卷二方。人参、白芍药各一钱,当归二钱,生地黄六钱,苏子、大麻仁、石斛、山药、料豆各三钱,大枣十枚。水煎服。治脾受燥热太过而致的体疲便硬,反不思食者。
《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五方。大麦曲、芫花(醋浸一宿,煮干,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柳枝煎汤调下。治肺气胀实,喘急胸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中马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