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说》。指指缝中因搔痒,成疮,血溅出不止者。
颈侧之筋,相当于胸锁乳突肌之前缘部。《灵枢·寒热病》:“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指申时。《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参十二时条。
指针刺时,针体进入组织较深的程度。《灵枢·终始》:“脉实者,深刺之”。又:“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一般在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较深,属于寒、实证候,或体质较为强壮及感应迟钝者可施行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即头风摩散,见该条。
【介绍】:北宋医家。任翰林医官院副使。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参加宋政府集体编修的《太平圣惠方》。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刺莓果,详该条。
见类方准绳条。
针具名。指铜质所制的针具。估计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