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痛

阴痛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又名阴中痛阴户痛。包括小户嫁痛嫁痛。多因郁热损伤肝脾,脾虚聚湿,湿热下注;或中气下陷;或风邪客下焦,与气血相搏,肝肾经络为之壅闭。症见阴痛,甚则痛极难忍。湿热下注者,兼见肿胀疼痛,带多色黄,治宜和肝理脾,清热除湿,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外以四物汤料合乳香捣饼纳阴中;中气下陷者,兼见阴户坠痛,气短懒言,治宜补益中气,方用补中益气汤;风邪壅滞者,兼见肿胀痛甚,治宜祛风散瘀,方用菖蒲散(《寿世保元》:石菖蒲当归秦艽吴茱萸)水煎空心服,外用艾叶防风大戟水煎熏洗。

猜你喜欢

  • 寒牙痛

    病证名。其素体阳虚,复感风寒,致齿牙疼痛。症见时恶风寒,患牙得热痛减,脉迟缓。治宜疏风散寒。方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参见牙痛条。

  • 斜飞脉

    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处侧,向合谷方向伸延。切脉位置应相应改变。

  • 脾俞

    经穴名。代号BL20。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部为外侧支;

  • 冯氏锦囊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 三圣地肤汤

    《洞天奥旨》卷十一引岐天师方。地肤子一两,防风二钱,黄芩三钱。水煎取汁,另取猪胆二个取汁同煎,涂搽患处。治风热疮。

  • 十三丁

    丁通疔。即一曰麻子丁、二曰石丁、三曰雄丁、四曰雌丁、五曰火丁、六曰烂丁、七曰三十六丁、八曰蛇眼丁、九曰盐肤丁、十曰水洗丁、十一曰刀镰丁、十二曰浮沤丁、十三曰牛拘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此十三种

  • 秘制太和丸

    《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方。制香附、制苍术、藿香、防风、前胡、苏叶、薄荷叶、厚朴、草果、姜半夏、乌药、陈皮、焦麦芽、砂壳、炒枳壳、焦山楂各四两,白蔻仁、木香、茯苓、川芎、羌活、白芷、甘草各三两。为细末

  • 表实

    表证类型之一。是外邪侵入后,阳气集于肌表,邪正相争,腠理密闭所出现的证候。临床上除有表证症状外,以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为特点。

  • 杨梅斑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证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片。

  • 医学三言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