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即丝瓜络,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捏破涎涡儿。《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颐上。”治宜温中健脾。用益黄散、理中丸。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系指耳鸣如箫声。《东垣十书》:“心脏虚邪,热风相合,妄听妄闻,耳箫声。”参见耳鸣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祁门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
见《陕西中草药》。为拦路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饶鹏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即恶阻。详该条。
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即羞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