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扬,其用躁切。”
病证名,指小儿因心经受病而悸动不安。《活幼心书》:“小儿心悸不常,及遍身肿痛,或手足不随,此为惊瘫候也。”其病多因心经热盛,火热扰动心神所致,《幼幼新书》卷八:“心膈邪热,神志不宁,惊渴悸烦,夜不安卧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疝之俗称。详疝条。
热厥证的一种征象。指邪热越深入,四肢厥冷的症状越深,皆因阳气被遏,邪气内闭所致。属真热假寒证。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朱砂根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射干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指妊娠期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有汗或无汗等病证。由于孕妇体虚,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邪气束表,营卫失和,正邪相争,肺失宣畅引起。风寒感冒:证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声重流涕,身无汗,脉浮紧或浮滑,
病证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应作裆内出。指髋关节前脱位。详胯骨出条。
出《名医别录》。为蜻蜓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牙痛。详该条。
【介绍】:见曹秉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