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法。是灸法的主体。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当以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和施灸的部位结合考虑。如初病体质强壮,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珠儿参,详该条。
【介绍】:见江涵暾条。
见宋若昂《胎产珍庆集》。即恶阻。详该条。
见诊家直诀条。
脉象之一种。脉来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见于邪闭、厥证、剧痛。
【介绍】:参见梁周泰条。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使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见“用热远热”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蒟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