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胡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指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常见于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多与肾阳虚有关。证见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治宜补肾固脬。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病因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损伤脾胃不能摄血归源;或素有心气不足,复因饮酒劳倦,致令心火乘脾所致。症见崩漏下血夹有水湿,或每日水泻一二次,气短,怠惰嗜卧,疲倦乏力。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林珮琴条。
病证名。指精液稀少。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少精。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珍珠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两胁间有块如石,按之则痛的证候。多由病者营卫俱虚,外感风寒,内伤乳食,停滞既久,以致肝脾气滞血瘀而成。其症可伴有面黄肌瘦,肚硬而胀,肝脾肿大,触痛明显等。治宜利气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