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加术汤

药方名称麻黄加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处方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9克(去皮、尖)白术12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治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5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被取微汗。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麻黄加术汤

药方名称麻黄加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汤、麻黄白术

处方麻黄3两(去节),桂枝2两(去皮),甘草1两(炙),杏仁70个(去皮尖),白术4两。

功能主治发汗。主风寒夹湿,留着肌表,身体烦疼。

用法用量麻黄白术汤(《三因》卷五)、麻黄白术散(《袖珍》卷一)。

各家论述1.《张氏医通》:用麻黄汤开发肌表,不得白术健运脾气,则湿热虽以汗泄,而水谷之气依然复为痰湿,流薄中外矣。然术必生用,若经炒焙,但有健脾之能而无祛湿之力矣。

2.《成方便读》:方中用麻黄汤祛风以发表,即以白术除湿而固里,且麻黄汤内有白术,则虽发汗而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即两味足以治病。况又有桂枝和营达卫,助麻黄以发表;杏仁疏肺降气,导白术以宣中;更加甘草协和表里,使行者行,守者守,并行不悖。

3.《古方新用》:方中以麻黄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大清凉散

    药方名称大清凉散处方白僵蚕(酒炒)3钱,蝉蜕(全)12个,全蝎(去毒)3个,当归2钱,生地(酒洗)2钱,金银花2钱,泽兰2钱,泽泻1钱,木通1钱,车前子(炒,研)1钱,黄连(姜汁炒)1钱,黄芩1钱,栀

  • 莲子丹

    药方名称莲子丹处方新莲肉4两(去心皮),白龙骨1两(醋煮),甘草1分。制法上为末。车前草汁,入面少许,煮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真气虚惫,口苦舌干,心常惨戚,夜多异梦,昼少精神,或梦鬼交通,遗泄白浊

  • 紫石英圆

    药方名称紫石英圆处方乌贼鱼骨(烧灰)、山蓣、甘草(炙),各一两半;天门冬(去心.焙)、紫石英(研),各三两;紫葳、辛夷仁、熟干地黄、卷柏(去根)、禹馀粮(烧.醋淬七遍.研)、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

  • 淮山圆肉炖水鱼

    药方名称淮山圆肉炖水鱼处方淮山药15~20克 桂圆肉15~20克 水鱼(又名鳖)1尾制法先用滚水烫鱼,使其排尿,再切开洗净,掏出内脏,然后将水鱼肉、水鱼壳、淮山药、桂圆肉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

  • 粉米汤

    药方名称粉米汤处方花粉3钱,苡米1两,藿香1钱,薄荷1钱,黄连5分(酒炒),黄芩1钱(酒炒),木香5分,木通1钱(酒炒),当归1钱5分,赤芍1钱(酒炒),荷叶1角,绿豆1撮。功能主治暑湿烦渴,腹痛,下

  • 异功散

    药方名称异功散别名五味异功散(《保婴撮要》卷十五)。处方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陈皮(锉)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理气。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

  • 疔毒诸疮膏

    药方名称疔毒诸疮膏处方苏油8两,猪油4两,人筋(洗净)2钱,头发2钱,密陀僧(研细)4两,松香(净末)4两。制法熬苏油、猪油,俟猪油枯,滤去滓,入人筋、头发,将二味炸化尽,再入密陀僧,槐条搅令烟尽,滴

  • 蓝花散

    药方名称蓝花散处方红蓝花1两(洗,焙干),黄柏1两(锉),乌鱼骨半两,黄芩半两(以上为末),雄黄半两(研,水飞),麝香1分(研)。制法上拌匀。功能主治小儿聤耳内生疮,或有脓汁。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新绵

  • 冷壶散

    药方名称冷壶散处方良姜。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伏暑伤冷,暴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沉冷服。摘录《鸡峰》卷五

  • 磁石引

    药方名称磁石引处方上好新铁片3块。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咬于口内,用磁石塞于两耳,静坐,其耳忽鸣而通,有顷刻通者,有坐数日通者。摘录《仙拈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