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枳壳汤

黄连枳壳汤

《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黄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3克枳壳2.4克当归2.4克白芍药3克茯苓泽泻青皮槟榔各2.1克木香1.5克(磨汁入)甘草1.2克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积行滞。治湿热痢疾。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湿热积滞,初作炽迫,加大黄朴消各6克;白痢,加吴茱萸(炮)1.5克;腹痛,倍芍药,加延胡索泽兰叶;赤白兼下,加桃仁滑石,归尾、陈皮各1.5克;下痢后气虚,后重不去,加升麻川芎;痢久滑泻,二便流利,加粟壳、诃子阿胶

摘录《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枳壳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治湿热痢疾,湿火伤于气分,腹痛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枳壳厚朴陈皮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积热泄泻,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右脉数大。

用法用量煎8分,冲调六一散3钱。

元气虚而积热又甚,应清者,加人参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黄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1钱,枳壳8分,当归8分,白芍药1钱,茯苓7分,泽泻7分,青皮7分,槟榔7分,木香5分(磨汁入),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痢疾初作,多由湿热,但下之后,即服此汤1-2剂,并无再作。

用法用量《证治宝鉴》有厚朴,无木香

湿热积滞,初作炽迫者,宜下之,加大黄朴消各2钱;血痢,加黄芩地榆川芎桃仁各6分;白痢,加吴茱萸(炮)5分;腹痛者,倍芍药,加玄胡索、泽兰叶;赤白兼下者,加桃仁滑石、归尾、陈皮各5分;赤痢久弱,下后未愈,去芩、连,加归尾、芍药、川芎、熟地黄白术阿胶珠各1钱;湿甚,小水少,加木通泽泻、山栀、茯苓各5分;下后二便流利,惟后重不去,此气陷于下也,升麻川芎提之;痢久气血两虚者,八物汤养之;痢久滑泄,二便流利,腹中清,加粟壳、诃子阿胶之类涩之。

摘录《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

猜你喜欢

  • 辰砂一粒丹

    药方名称辰砂一粒丹处方附子、郁金、橘红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枣核大,辰砂为衣。功能主治气郁心疼,及小肠膀胱疝气,痛不可止。用法用量每服1丸,男,酒送下;女,醋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焊肺丹

    药方名称焊肺丹别名保肺丹处方蜡矾丸。功能主治护膈膜,不致溃透心肺。主肺痈。用法用量保肺丹(《寿世保元》卷六)。摘录《回春》卷五

  • 大养脾丸

    《百一》卷二引张防御方:大养脾丸药方名称大养脾丸处方丁香皮1两,良姜1两,藿香叶1两半,甘草1两半。制法上药并生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健脾。主用法用量随意服之。摘录《百一》卷二引张防御方

  • 诃子丸

    《本事》卷三:诃子丸药方名称诃子丸处方诃子(去核)、白茯苓(去皮)、桃仁(去皮尖,炒)、枳壳(去瓤,锉,麸炒)、桂心(不见火)、槟榔、桔梗(炒)、白芍药、川芎(洗)、川乌(炮,去皮尖)、人参(去芦)、

  • 来苏丹

    《本事》卷九:来苏丹药方名称来苏丹处方雄黄、雌黄、砒霜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入瓷罐内盛,勿令满,上以新瓷盏盖头,赤石脂水调泥合缝,候透干,以炭火簇罐子,盏内盛清水半盏,水耗再添水,自早至晚后住火,经宿

  • 补肾壮筋汤

    药方名称补肾壮筋汤处方熟地当归牛膝山萸 云苓 川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功能主治主肾经虚损,下颏关节经常脱位。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保寿丸

    《圣济总录》卷九:保寿丸药方名称保寿丸处方牛黄(研)半两,丹砂(研)半两,雄黄(研)半两,犀角(镑屑)半两,天麻半两,蝉壳(去土)半两,干姜(炮)半两,白僵蚕(炒)半两,半夏(汤洗10遍,焙)半两,乌

  • 加味荆芥止崩汤

    药方名称加味荆芥止崩汤处方当归、甘草、陈皮、枸杞子、熟地、白术、荆芥穗(烧炭)、人参、白芍药。功能主治血崩日久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女科秘书》

  • 大温脾圆

    药方名称大温脾圆处方吴茱萸(汤七次.焙)、大麦蘖(炒)、肉桂(去粗皮),各五两;甘草(炙)、桔梗、人参、干姜(炮),各三两;附子(炮.去皮.脐)、细辛(去苗),各二两;神僸(碎炒)三两一钱,枳实(麸炒

  • 草罂饮

    药方名称草罂饮处方木瓜草1两(一方用马齿苋),罂粟壳半两,甘草半两。功能主治小儿久新痢疾,不食身热。用法用量上(口父)咀。3岁每服1钱,水半盏,煎3分,去滓,食前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引《仁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