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痛同消。即三消。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详三消条。
病名。见《幼幼集成》。系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即口吻疮。详该条。
①(xuàn),音义同“眩”,即眩晕之意。《素问·厥论》:“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②(shùn),音义同“瞬”,即眼球的转动,开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衄家不可汗,汗
法医学著作。5卷。宋·宋慈撰,清·王又槐增辑,阮其新补注。本书是《洗冤集录》增补注释本的一种,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传本。参见洗冤集录条。
指以动物的内脏组织为药,治疗人体同名脏腑的病患。参见脏器疗法条。
阳气来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书名。陈光淞撰于1915年。陈氏推崇叶天士《温热论》,但认为前人的一些注释不够理想,遂逐条加以笺正。作者的本意是“笺叶氏之旨,正诸家之失”(见序例)。全书分析比较精细,但在某些问题上也存在局限和片面的
十怪脉之一。偃刀,即仰起之刀,口锐背厚。形容脉象弦细而劲急,如用手摸在刀刃上的感觉。《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参见十怪脉条。
书名,见荀勗《中经薄》,1卷。子仪系扁鹊弟子。原书已佚。
见《本草纲目》。为天南星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