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龄集丹
即鹤龄丹,见该条。
即鹤龄丹,见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海金沙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疼痛,其因有四:①因于火者,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患牙得凉痛减。治宜疏风、泻火、解毒。用清胃散、玉女煎等酌加薄荷、防风、蝉衣等。②因于寒者
见《本草纲目》。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年蓬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位于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笑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碧桃干,详该条。
《医垒元戎》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五钱,龙胆草、防己各二钱,羌活、防风各三钱。水煎服。治妇人目赤暴发作云翳,疼痛不可忍。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指纹理。《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两吻多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