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云南荚蒾根

云南荚蒾根

药材名称云南荚蒾根

拼音Yún Nán Jiá Mí Gēn

别名黄香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云南荚蒾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yunnanense Rehd.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云南荚蒾落叶灌木,高达8m。当年生枝密被黄褐色簇状短柔毛,二年生枝浅灰褐色,叶对生;叶柄长1-2cm,被黄褐色绒毛;叶纸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9.5cm,宽2.5-4.5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渐狭,边缘离基部1/3以上有钝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被短柔毛,下面散布红褐色腺点,并在脉腋生簇状疏柔毛,侧脉每边5-6条,伸达齿端,与中脉在叶面凹陷,在下面凸起,小脉横向平伸。圆锥花序近复伞房式,顶生或生于具1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与叶同时开放,长达10cm,直径约6cm,密被黄褐色簇状短柔毛,具部梗;苞片和小苞片小披针形;花多生于第2-3级花序轴分枝上;萼简长约2mm,略具腺,萼檐具5浅齿;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5mm,花冠裂片与萼筒等长;雄蕊5,不超出花冠;花柱略高出萼齿。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2900m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微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蜈蚣藻

    药材名称蜈蚣藻拼音Wú Gōnɡ Zǎo别名海赤菜、冬家烂、膏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ateloupia filicina(Wulf.)C.Ag

  • 苦葛根

    《中药大辞典》:苦葛根药材名称苦葛根拼音Kǔ Gě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峨眉葛藤,又名:苦葛。藤本。根粗大。茎长数米,被稀疏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具

  • 杏子

    《中药大辞典》:杏子药材名称杏子拼音Xìnɡ Zi别名杏实(《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实。果熟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化学成分果

  • 瓜子莲

    药材名称瓜子莲别名云南猪屎豆来源豆科瓜子莲Crotalar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根:主治跌打损伤。叶:治疮毒

  • 白沙糖

    《中药大辞典》:白沙糖药材名称白沙糖拼音Bái Shā Tánɡ别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

  • 岩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豆药材名称岩豆拼音Yán Dòu来源豆科千斤拔属植物水边千斤拔Moghania fluminalis (Clarke ex prain)Li [Fleming

  • 麻秸

    药材名称麻秸拼音Má Jiē别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茎。功能主治治哮喘,浮肿,聤耳出脓。《纲

  • 狸尾草

    药材名称狸尾草拼音Lí Wěi Cǎo别名龙狗尾、狐狸尾、兔尾草来源豆科狸尾草Uraria lagopodioides (L.) Desv. ex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各省。性味

  • 煨姜

    药材名称煨姜来源将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洗净,鲜用,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和中止

  • 老君须

    《中药大辞典》:老君须药材名称老君须拼音Lǎo Jūn Xū别名婆婆针线包(《草木便方》),正骨草、婆婆衣、绒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白薇、竹灵消(《四川中药志》),恶牛皮消、牛角风,九连台(《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