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佛肚花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

药材名称佛肚花

拼音Fó Dù Huā

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全草。夏、秋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平展贴生于岩面上;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上面密被白色柔毛,下面脉上密被黄褐色绒毛,网咏明显,边缘有不整齐钝齿。花梗从叶丛中抽出,长12~15厘米,顶端常有叶状苞片5,其上有数花呈伞状;萼5裂,卵形,顶端急尖,边缘疏生锯齿;花冠淡红紫色,5裂,2唇形,裂瓣顶端钝圆;雄蕊4,内藏;花盘明显,圆柱形;子房上位。长蒴果熟时5瓣裂。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潮湿的山坡林下裸岩上和阴湿的峭壁上。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活血,消肿毒。

复方①治痈、无名肿毒:鲜佛肚花捣烂外敷。

②治劳损、筋骨酸痛:佛肚花根四至五钱,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③治外耳道渗出性湿疹:鲜佛肚花全草捣烂,取汁滴敷患处。

④治小儿惊风、感冒头痛:佛肚花全草四至五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佛肚花

药材名称佛肚花

拼音Fó Dù Huā

英文名Herb of Chien Briggsia

别名华东佛、肚苣苔、岩青菜石燕三七金丝草、虎皮、岩白菜、小荷草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浙皖粗筒苣苔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iggsia chingii Chu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浙皖粗筒苣苔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叶柄长1.2-4cm,被犭色绵毛;叶片椭圆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4-10cm,宽2-2.5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稍不对称,边缘有锯齿,上面密被短柔毛,下面沿叶脉密被锈色绵毛,其余部分疏生短柔毛。花葶2-4条,高10-16cm;聚伞花序1-2次分枝,每花序具1-5花;花序梗长11-17cm,疏被锈色绵毛;苞片2,狭倒卵形至线状披针形,被毛;花萼长约1cm,5裂至基部,外面密被锈色绵毛;花冠紫红色,长约4cm,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具紫色斑点,下方肿胀,上唇2裂,裂片圆形,下唇3裂,裂片长圆形;雄蕊4,花药成对连着;花盘环状;子房狭线形,长约9mm,花柱短,被微柔毛。蒴果倒披针形,长4.5-7cm,先端具短尖头。种子多数,细小,表面光滑。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潮湿岩石上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及江西。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活血消痈。主感冒头痛;劳伤;筋骨酸痛;痈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取汁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云实

    《中药大辞典》:大叶云实药材名称大叶云实拼音Dà Yè Yún Shí别名铁藤、刺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云实的枝、果、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有刺藤本

  • 东北溲疏

    药材名称东北溲疏拼音Dōnɡ Běi Sōu Shū英文名Leaf or root of Amur Deutzia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索检表》。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东北溲疏的树皮。拉丁

  • 《中药大辞典》:藜药材名称藜拼音Lí别名莱(《诗经》),厘、蔓华(《尔雅》),蒙华(《尔雅》郭璞注),鹤顶草(《土宿本草》),红落藜、舜芒谷(《救荒本草》),红心灰藋(《庚辛玉册》),落藜、

  • 角花翠雀

    药材名称角花翠雀别名虎耳兰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角花翠雀Delphinium ceratophorum Franch.,以根入药。秋季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性味辛,热。有毒功能主治镇痛。用于跌打肿

  • 小石蝴蝶

    药材名称小石蝴蝶拼音Xiǎo Shí Hú Dié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小石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rocosmea minor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叶子花

    《中药大辞典》:叶子花药材名称叶子花拼音Yè Zi Huā别名宝巾、芳杜鹃、九重葛(《广州植物志》),三角花(《华北习见观赏植物》),紫三角、紫亚兰(《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

  • 樟树皮

    《中药大辞典》:樟树皮药材名称樟树皮拼音Zhānɡ Shù Pí别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

  •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药材名称野丁香根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性味涩微苦,凉。

  • 马蔺花

    《中药大辞典》:马蔺花药材名称马蔺花拼音Mǎ Lìn Huā别名剧荔花(《吴普本草》),蠡草花(《本草图经》),马楝花(《水东日记》),潦叶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旱蒲花(《江苏药材志》

  • 熊蕨根

    《中药大辞典》:熊蕨根药材名称熊蕨根拼音Xiónɡ Jué Gēn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的根茎及叶。原形态狭顶鳞毛蕨,又名:半边草。多年生草本,高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