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凹朴皮

凹朴皮

《中药大辞典》:凹朴皮

药材名称凹朴皮

拼音āo Pǔ P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树皮

原形态鹅掌楸又名:马褂树、双飘树。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黑褐色,纵裂。叶互生;呈马褂状,长4~18厘米,宽5~20厘米,顶端平截或微凹,基部圆形或浅心形,每侧边缘中部凹入形成2裂片,裂片先端尖或钝尖;叶柄细,长4~8厘米。花单生于枝顶,杯状,外面绿色,内部黄色;萼片3,开展;花瓣6,直立,长3~4厘米;雄蕊多数,花丝长约5毫米,花药外向;心皮多数,覆瓦状排列于纺锤形的花托上。聚合果黄褐色,卵状长圆锥形,长7~9厘米,由具翅的小坚果组成,小坚果含种子1~2粒。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谷林内或阴坡水沟边;或栽培作观赏。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功能主治治因受水湿风寒所引起的咳嗽、气急、口渴、四肢微浮。

用法用量以干树皮一两,加芫荽山油麻(阴行草)各五至六钱,老姜三片,甘草三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备注本植物的根(鹅掌楸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凹朴皮

药材名称凹朴皮

拼音āo Pǔ Pí

别名桂木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riodendron chinensis(Hemsl.)Sarg.2.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1.落叶乔木,高达40m。树皮黑褐色,纵裂。叶互生;叶柄长4-8cm;托叶和叶柄分离;叶片呈马褂形,长4-18cm,宽2.5-20cm,先端平截或微凹,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近基部具1对侧裂片。花单生于枝顶,杯状,花被9片,近相等,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外展,内两轮6片,直立,外面绿色具黄色纵条纹;雄蕊多数,密叠于一纺锤状中柱上。聚合果卵状圆锥形,小坚果先端延伸成翅,连翅长2-3cm。种子1-2。花期5月,果期9-10月。

2.乔木,高50-60m。树皮深纵裂。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常具白粉。叶互生;叶柄长5-10cm ;托叶和叶柄分离;叶片马褂状,长7-12cm,宽8-18cm,先端2浅裂,近基部2-3侧裂,幼叶下面被白色细毛,后脱落。花杯状,长4-5cm:花被9片,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开展,内两轮6片,绿黄色,内面中部以下有一橙黄色蜜腺;雄蕊多数,花药较花丝长;雌蕊多数,黄绿色,花时不伸出花被之外。聚合果纺锤形,长约7cm;小坚果有长而窄的翅,果连翅长约8cm。种子1-2粒,具薄而干燥的种皮。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中,或成小片纯林。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南部一些城市常栽培供观赏。

2.我国南部各大城市有引种栽培,供观赏。原产北美东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北美鹅掌楸皮:槽状或半卷筒状,厚3-5mm。老树皮外表黄棕色,极粗糙,鳞片状脱落;幼树皮外表灰褐色,具纵裂纹。内表面黄棕色或黄白色,具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外层颗粒状,内层纤维性。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分叶含美鹅掌楸内酯(tulipinolide)和表美鹅掌楸内酯(epitulipinolide)[1]。皮含鹅掌楸甙(liriodendrin)[2]。木部含鹅掌楸碱(liriodenine),海罂粟碱(glaucine),去氢海罂粟碱(dehydroglaucine),巴婆碱(asimilobine),N-乙酸基原荷叶碱(N-acetylnornuciferine),去甲黄心树宁碱(norushinsunine),右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右旋丁香树脂酚二甲醚(syringa-resinol dimethylether),丁香醛(syringaldehyde),O-甲基阿塞洛林(O-methylatheroline),N-乙酰巴婆碱(N-acetylasimilobine)[3]。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 心材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皮垢分枝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等有效,进一步证明抗菌有效成分为去氢海罂粟碱(dehydroglaucine)[1]。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咳。主风湿痹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治因受水湿风寒所引起的咳嗽、气急、口渴、四肢微浮。以干树皮一两,加芫荽山油麻(阴行草)各五至六钱,老姜三片,甘草三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花菜

    《中药大辞典》:白花菜药材名称白花菜拼音Bái Huā Cài别名羊角菜(《纲目》),屡析草(《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

  • 芒气笋子

    药材名称芒气笋子拼音Mánɡ Qì Sǔn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芒含寄生虫的幼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

  • 肉桂

    《中国药典》:肉桂药材名称肉桂拼音Ròu Guì英文名CORTEX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

  • 獾骨

    药材名称獾骨拼音Huān Gǔ别名土猪骨、沙獾骨、貒骨、土猪子骨来源食肉目鼬科猪獾Arctonyx collaris collaris F. Cuvier,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酸,温。功

  • 铜罗汉

    药材名称铜罗汉拼音Tónɡ Luó Hàn别名姐妹树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老鸦烟筒花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lingtonia hortensis L.采收和储藏:树皮全年均可采,晒干

  • 假蓝靛

    药材名称假蓝靛拼音Jiǎ Lán Diàn别名木蓝(《陆川本草》),小蓝青(《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野青树的茎叶及种子。7~8月采收。原形态直立灌木或

  • 李树叶

    《中药大辞典》:李树叶药材名称李树叶拼音Lǐ Shù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②《纲目》:"

  • 《中药大辞典》:莺药材名称莺拼音Yīnɡ别名黄鸟、仓庚(《诗经》),皇、商庚、鵹黄,楚雀(《尔雅》),青鸟(《左传》),鸧鹦(《易通卦验》),黄鹂鹠、黄莺、黄袍(陆玑《诗疏》),黄伯劳(《纲目》)。出

  • 虎咬癀

    药材名称虎咬癀拼音Hǔ Yǎo Hu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粟米草科植物星毛粟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llugo lotoides(L.)O.kuntze[Glinus lotoides L

  • 蓍实

    《中药大辞典》:蓍实药材名称蓍实拼音Shī Shí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蓍的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性味①《本经》:"苦,平。"②《别录》:"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