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南瓜蒂

南瓜蒂

《中药大辞典》:南瓜蒂

药材名称南瓜蒂

拼音Nán Guā Dì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葫芦科植物南瓜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生境分部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区亦有。

性状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6厘米,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状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条,纵向延伸至蒂端。质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以蒂大、色黄、坚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治痈疡,疔疮,烫伤。

①《安徽药材》:"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疔疮、背疽。"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排痰、安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②治烫伤: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抽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对口疮:南瓜蒂烧灰,调茶油涂患处,连涂至痊愈为止。(《岭南草药志》)

④治骨哽喉:南瓜蒂灰、血余灰、冰糖,各适量。米糊为丸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一般溃疡:南瓜蒂烧炭研末,香油调匀,涂敷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③保胎:黄牛鼻一条(煅灰存性),南瓜蒂一两。煎汤服。(《纲目拾遗》神妙汤)

临床应用对晚期血吸虫病程度较轻的腹水有一定的疗效。据34例观察,服药后有4例尿量显着增加,腹水逐渐消失,食量增加一倍以上;23例腹国有所缩小,体重减轻,食欲增加,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显着,腹水消失迟缓;8例无效。用法:取带柄的南瓜蒂(柄长1寸左右),置于瓦片上焙焦存性,研末吞服;每次0.5克左右,每日3次,连服2~3周。服药期间忌盐,注意休息及补充营养。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南瓜蒂

药材名称南瓜蒂

拼音Nán Guā Dì

英文名Cushaw ba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南瓜瓜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切取瓜蒂,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条达2-5m。常节部生根,密被白色刚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8-19cm,被刚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有5角或5浅裂,长12-25cm,宽20-30cm,先端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以,两面均被刚毛和茸毛,边缘有小而密的细齿。卷须稍粗壮,被毛3-5歧。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萼筒肿钟形,长5-6mm,裂片条形,长10-15mm,被柔毛,上部扩大成叶状,花冠黄色,钟状,长约8cm,5中裂,裂片边缘反卷,雄蕊3,花丝腺体状,长5-8mm,花室折曲;雌花单生,子房1赛马,花柱短,柱头3,膨大,先端2裂,果梗粗壮,有棱槽,长5-7cm,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瓠果形状多样,外面常有纵沟。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灰白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区亦有。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5cm,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关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条,纵向延伸至蒂端。技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

化学成分以蒂大、色黄、坚实者为佳。

性味味苦;微甘;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利水;安胎。主痈疽肿毒;疔疮;烫伤;疮溃不敛;水肿腹水;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安徽药材》: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疗疮、背疽。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排痰、安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叶千金藤

    药材名称圆叶千金藤别名乌桕薯、乌桕茹、独脚乌桕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圆叶千金藤Stephania rotunda Lour.,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阴干。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

  • 毛稔根

    药材名称毛稔根拼音Máo Rě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毛稔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毛稔

  • 千年耗子屎种子

    《中药大辞典》:千年耗子屎种子药材名称千年耗子屎种子拼音Qiān Nián Hào Zi Shǐ Zhǒnɡ Zi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种子。原形态形态详&qu

  • 铧头草

    《中药大辞典》:铧头草药材名称铧头草拼音Huá Tóu Cǎo别名地黄瓜(《分类草药性》),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烙铁草、犁头草(《重庆草药》)。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堇菜科

  • 人指甲

    《中药大辞典》:人指甲药材名称人指甲拼音Rén Zhī Jiɑ别名手爪甲(《日华子本草》),人退(《眼科龙木论》),筋退(《纲目》)。出处《本草衍义》炮制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晒干。或再和滑石

  • 天竺子

    药材名称天竺子拼音Tiān Zhú Zǐ英文名Fructus Nandinae Domesticae别名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

  • 珍珠风子

    《中药大辞典》:珍珠风子药材名称珍珠风子拼音Zhēn Zhū Fēnɡ Zǐ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珍珠风"条。功能主治为儿科伤寒发表药

  • 葎草根

    药材名称葎草根拼音Lǜ Cǎo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葎草的根。功能主治治石淋,疝气,瘰疬。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捣汁。复方①治石淋:葎草根取汁服。(《范汪方》)②治小肠疝气:割人

  • 蜻蜓兰

    药材名称蜻蜓兰拼音Qīnɡ Tínɡ Lán别名竹叶兰(《湖南民间药物资料》)。出处《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为兰科植物蜻蜒兰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根伸长,稍肥厚

  • 元元草

    药材名称元元草拼音Yuán Yuán Cǎo别名荔枝草(《天宝本草》)。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元元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全体被毛。茎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