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口蘑

口蘑

药材名称口蘑

拼音Kǒu Mó

来源药材基源:为口蘑科真菌香杏口蘑和蒙古口蘑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Gill.[Calocybe gambasa (Fr.)S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在子实体幼小时期(蘑菇钉)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1.香杏口蘑 菌盖宽6-12cm。半球形至平展,光滑,不粘,带白色或淡土黄色至浅土红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黄色,稠密,窄,弯生,不等长。菌柄长3.5-10cm,租1.5-3.5cm,白色或稍带黄色,具条纹,中实。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5-6.2)μm×(3-4)μm。

2.蒙古口蘑 子实体白色,菌盖宽3-17cm。半球形至平展,白色,光滑,初期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稠密,弯生,不等长。菌柄粗壮,白色,长3.5-7cm,粗1.5-4.6cm,中实,基部稍膨大。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6-9.5)μm×(3.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香杏口蘑 生于草原沃土上。夏、秋季雨后,形成蘑菇圈。

2.蒙古口蘑生于草原上。夏、秋季雨后形成蘑菇圈。

资源分布:1.香杏口蘑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

2.蒙古口蘑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 1)香杏口蘑 菌盖半球形或平展,直径6-11cm,白色、淡土黄色或深蛋壳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菌肉厚,类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或带淡黄色。菌柄长3.5-10cm,直径1.5-3.5cm,白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纹,中实。气香,味淡。

(2)蒙古口蘑 菌盖半球形或平展,直径3-17m,白色,有的边缘内卷。菌肉厚,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菌柄长3.5-7cm,直径1.5-4.6cm,基部稍膨大,白色,中实。气香,味淡。

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宣肺止咳;透疹。主头晕乏力;神倦纳呆;消化不良;咳嗽气喘;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天目木姜叶

    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叶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采收和储藏:每年

  • 树三角枫

    药材名称树三角枫拼音Shù Sān Jiǎo F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金沙槭的根皮及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paxi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枝叶,洗净,晒干

  • 苹果皮

    《中药大辞典》:苹果皮药材名称苹果皮拼音Pínɡ Guǒ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皮。化学成分含矢车菊素。功能主治《滇南本草图说》:"治反胃吐痰。

  • 小乌泡

    药材名称小乌泡拼音Xiǎo Wū Pào别名乌泡子、狗屎泡来源蔷薇科乌藨紫Rubus parkeri Hanc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云南。性味咸,凉。功能主治行血,调经。主

  • 骆驼黄

    《中药大辞典》:骆驼黄药材名称骆驼黄拼音Luò Tuo Hu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性味苦,平,微毒。功能主治治风热惊疾。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摘

  • 甜根子草

    药材名称甜根子草拼音Tián Gēn Zi Cǎo英文名Rhizome of Wild Sweetcane别名割手密出处始载于《亚洲文会会刊》。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甜根子草的根茎及秆。拉丁植物动

  • 独行千里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行千里药材名称独行千里拼音Dú Xínɡ Qiān Lǐ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独行千里Capp

  • 香石藤果

    《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果药材名称香石藤果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酒饼婆

    《中药大辞典》:酒饼婆药材名称酒饼婆拼音Jiǔ Bǐnɡ Pó别名酒饼叶、石龙叶、土枇杷(《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的叶或根。原形态紫玉盘,又名:油椎,酒饼

  • 野茉莉

    药材名称野茉莉别名木香柴、野白果树、山白果来源安息香科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以花、虫瘿内白粉、叶、果入药。生境分部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西至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