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土圞儿

土圞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圞儿

药材名称土圞儿

拼音Tǔ Luán ér

别名九牛子、九子羊、土蛋、地栗子、野凉薯、金线吊葫芦[江西德兴]

来源为豆科土圞儿属植物土圞儿Apios fortunei Maxim.,以块根、叶种子入药。秋季挖根,晒干。春季采叶,秋季收子,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近球形,肉质,土棕色,富含淀粉。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具小叶3~5片,叶柄长约6厘米,托叶披针形,与小托叶均早落,小叶片卵状披针形,长5~7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至急尖,基部浑圆,全缘,上面脉上疏生短硬毛,小叶柄短。夏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约二十余朵花排列较疏,大、小苞片均为条形;花萼稍二唇形,无毛;花冠绿白色,旗瓣宽倒卵形,翼瓣矩形,短而窄,龙骨瓣最长,窄矩形,卷曲或半圆形;雄蕊(9+1)二组;子房无子房柄,有白色疏短毛,花柱长而卷曲成圆圈。荚果扁平,长6~9厘米,被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及灌木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化学成分块根含多量淀粉,并有生物碱反应。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百日咳,感冒咳嗽,咽喉肿痛;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块根捣烂敷患处。

复方毒蛇咬伤:土圞儿0.5~1两,捣烂敷伤口。如蕲蛇咬伤,加生半夏、生南星、蒲公英各5钱,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土圞儿

药材名称土圞儿

拼音Tǔ Luán ér

别名栗子(《救荒本草》),土子、土蛋(《贵州民间药物》),野凉薯、罗汉参、九连珠、土凉薯、土鸡蛋(《湖南药物志》),黄皮狗圞(《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九牛子(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土圞儿块根。秋后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土圞儿,又名:九子羊(《植物名实图考》),食用土圞儿、三叶青、金线吊葫芦、野绿豆

多年蔓生草木。有球状块根,外皮黄褐色。茎有稀疏硬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7,卵形或长卵形。长3~7.5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叶脉生短硬毛,下面近于无毛;总叶柄长6~8厘米,有毛;托叶线状,有毛。总状花序,有短毛,长6~26厘米;苞片和小苞片线形,被短硬毛;花黄绿色,长约11毫米;萼稍呈2唇形,有短圆齿;花冠蝶形,绿白色,龙骨瓣最长,卷成半圆形,旗瓣圆形,翼瓣最短,矩形;雄蕊2束;子房无柄,花柱卷曲呈半圆形。荚果条形扁平,长7厘米,宽O.6厘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较潮湿的山坡上、灌丛内或田埂上。分布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淀粉、生物碱。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散结。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疝气,痈肿,瘰疬。

①《贵州草药》:"散积,理气,解毒,补脾。"

②《贵州药植调查》:"治蛇咬伤,并治疗癀,去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复方①治小儿感冒咳嗽及百日咳:鲜土圞儿三至四钱,洗净切碎,加糖或蜂蜜半两,再加水蒸半小时,取汁,分三次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急性咽喉肿痛:土圞儿一个,磨水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疝气:土圞儿一两,小茴香二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无名肿毒:土圞儿磨汁搽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疖毒:土圞儿煨热,加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⑥治乳痈、疔疮:土圞儿,磨白酒涂患处,随干随涂。(江西《草药手册》)

⑦治瘰疬:土圞儿一至二两,海带海藻玄参各三钱,鸡蛋三枚。水煎连蛋食。(《湖南药物志》)

⑧治妇女痛经:土圞儿五钱,去皮切片,加黄酒蒸汁,饭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临床应用①治疗百日咳

鲜土圞儿10克,洗净切碎,放入碗中,加糖或蜂蜜15~20克,水适量,放锅中蒸半小时左右,取汁或连渣分3次1天内服完(3岁以下幼儿减半)。或预先配制成糖浆备用。治疗141例,痊愈(痉咳停止,逐渐由轻度干咳而终止)68例(47.3%),好转(痉咳次数减少2/3左右或明显减轻)63例(43.7%),无效13例(占9%)。见效最速在服药后3天,最迟约需8天左右。服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②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鲜土圞儿洗净,焙干磨粉,或加糖蒸成33%溶液,加入防腐剂。未满周岁者,每日服粉剂4.5克,或33%糖浆15毫升(含鲜药5克),3次分服;满周岁后剂量加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22例,体温隔日降至正常、咳嗽明显减轻、咽部充血现象较前减轻者17例,次日体温来退,改用其他治疗者5例。平均疗程为4天,未见毒性反应。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土圞儿

药材名称土圞儿

拼音Tǔ Luán ér

英文名Root of Fortune Apios

别名栗子、土子、土蛋、九牛子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土圞儿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ios fortunei Maxim.

采收和储藏:在栽后二三年冬季倒苗前采收块根,挖大留小,可连年收获。块根挖出后,晒或炕干,撞去泥土即可。亦可鲜用。

原形态土圞儿 多年生缠绕草本。有球状块根;茎有稀疏白色短毛。奇数羽状复叶,总叶柄长6-8cm,有毛;托叶及小托叶早落;小叶3-7枚,卵形或宽披针形,长3-7cm,宽1.5-4cm,先端急尖,有短尖头,基部圆形。总状花序腋生,长6-26cm,苞片及小苞片线形,有白色短毛;花萼为二唇形,无毛;花冠蝶形,绿白色,龙骨瓣最长,卷成半圆形,旗瓣圆形,翼瓣最短,长圆形;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疏被短柔毛,花柱卷曲成半圆形。荚果线形,扁平,长8cm-15cm,宽约0.6cm。种子多数。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潮湿的山坡上、灌丛中或田梗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低山和平坝均可栽种。土壤以肥沃、深厚、疏松的夹沙土较好。

栽培技术 用块根繁殖。在冬季收获时把小的块根做种,随挖随栽。先整地开1.3m宽的高畦。按行窝距各约33cm开窝,深1-1.5cm,每窝栽块根2-3个,施人畜粪水或土杂肥后,盖土与畦面齐平。

田间管理 栽后苗高5-6cm时除草、松土,追施人畜粪水1次,苗高33cm时进行第2次,并插放支柱,以供攀援。由于采挖时留有小块根在土里,可继续生长,故在冬季收获时要施人畜粪水或土杂肥1次,促使以后生长更好。

性状块根呈扁长卵形,长约2.2cm,直径约1.2cm,根头部有数个茎基或茎痕,基部稍偏斜,并有支根或支根痕。表面棕色,不规则皱缩,具须根痕。质轻而较柔韧,易折断,断面粗糙。味微苦涩,微有豆腥气。

化学成分根含淀粉、生物碱。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百日咳,乳痈,瘰疬,无名肿痛,毒蛇咬伤,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酒、醋磨汁涂。

各家论述1.《贵州草药》:散积,理气,解毒,补脾。2.《贵州药植调查》:治蛇咬伤,并治疔癀,去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磨薯

    药材名称地磨薯拼音Dì Mó Shǔ别名野芝麻棵、小黑药、野芝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细齿山芝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采收和储藏:

  • 千斤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斤拔药材名称千斤拔拼音Qiān Jīn Bá别名蔓性千斤拔、一条根、老鼠尾、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广西、广东]、钻地风[四川]来源为豆科千斤拔属

  • 小黄断肠草

    药材名称小黄断肠草拼音Xiǎo Huánɡ Duàn Chá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纤细黄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gracillimaC.Y.Wu[C.graci

  • 缘毛筋骨草

    药材名称缘毛筋骨草别名筋骨草[北京]来源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缘毛筋骨草Ajuga ciliata Bunge,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以开花期采为好,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用于

  • 绵毛马兜铃

    药材名称绵毛马兜铃拼音Mián Máo Mǎ Dōu Línɡ英文名Wooly Dutchmanspipe Herb别名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

  • 金花菜

    药材名称金花菜拼音Jīn Huā Cà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细叶百脉根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30厘米。茎丛生,有棱,疏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枚,基

  • 芭蕉花

    《中药大辞典》:芭蕉花药材名称芭蕉花拼音Bā Jiāo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甘谈微辛,凉。①《滇南本草》:&q

  • 伞莎草

    药材名称伞莎草拼音Sǎn Suō Cǎo别名九龙吐珠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风车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alternifolius L.subsp.flabelliformis

  • 土燕窝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燕窝药材名称土燕窝拼音Tǔ Yàn Wō别名褐背金丝燕来源雨燕目雨燕科褐背金丝燕Collocalia inopina Thayer et Bangs,以吐在窝里的口涎入

  • 接骨树

    药材名称接骨树别名绿泽兰、蚂蚁鼓堆树、戳皮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思茅腐卑Premna szemaoensis Pei,以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研末。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镇痛,止血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