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避债蛾

大避债蛾

药材名称大避债蛾

拼音Dà Bì Zhài é

英文名big bagworm moths

别名皮虫、大蓑蛾、昂吊虫、袋蛾、袋子虫、吊袋蛾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蓑蛾科(避债蛾科)动物大避债蛾活体幼虫伤断处流出的黄色体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nia preyeri (Leech).

采收和储藏:将有幼虫的窝剪开,取出幼虫,用手的指轻取虫体,剪去1-2只脚,即有淡黄色的液体流出,滴入消毒杯内。

原形态大避债蛾,雄成虫体,翅皆褐色至黑色,翅脉黑色,前翅有半透明的斑纹4-5个。触角羽状。体长15-20mm,展翅33-42mm。雌成虫体肥大,无翅,淡黄色,头极小,口器皆退化,腹末2节有金黄色毛,体长25-30mm。幼虫初齿时黄褐色,老熟时黑褐色。头半圆形,口器发达,胸背部有黑褐色斑及纵带。体长40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每年发生1代事2代。雄虫羽化后飞出,雌虫羽化出来后仍栖于幼虫之蓑巢内。幼虫为害茶、棉、梅、李、桑等树木。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北、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幼虫含脂类,碘价90.0,乙酰价10.3、皂化价219.0。脂肪酸:C14:0 酸24.6%、C16:1 酸29.O%,C18:2 酸24.8%。甾醇类以胆甾醇、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为主。丝心蛋白(fibroin)及丝胶蛋白(sericin)由甘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组成。

性味咸;苦;寒

归经心;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擦局部;或用液体直接滴入疮口内。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化脓性感染。可直接滴入疮口内。也可用注射器取出液体,再滴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绵参

    药材名称绵参拼音Mián Shēn英文名Wallich Eriophyton别名绵毛参、毛药草、光杆琼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绵参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ph

  • 衣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衣鱼药材名称衣鱼拼音Yī Yú别名蠹鱼、毛衣鱼、多毛栉衣鱼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

  • 山桂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桂花药材名称山桂花拼音Shān Guì Huā别名木本远志、木本瓜子金来源远志科山桂花Polygala wattersii Hanc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

  • 《中药大辞典》:冰药材名称冰拼音Bīnɡ别名凌(《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性味《本草拾遗》:"味甘,大寒,无毒。"功能主治退热消暑,解渴除烦。治伤寒阳

  • 筋骨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筋骨散药材名称筋骨散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荨麻叶腐卑Premna urticifolia Rehd.,以根入药。夏秋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

  • 风轮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风轮菜药材名称风轮菜拼音Fēnɡ Lún Cài别名落地梅花、九塔草、红九塔花、熊胆草、野凉粉草、苦刀草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风轮菜Clinopodium ch

  • 麻牛膝

    药材名称麻牛膝拼音Má Niú Xī别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钩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ula capitata Moq.采收和储藏:秋、冬两季采

  • 西瓜

    《中药大辞典》:西瓜药材名称西瓜拼音Xī Guā别名寒瓜(陶弘景),天生白虎汤(汪颖《食物本草》)。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瓤。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略具5棱,

  • 珍珠绣球

    药材名称珍珠绣球拼音Zhēn Zhū Xiù Qiú别名麻叶绣球、碎米丫、山茴香来源蔷薇科珍珠绣球Spiraea blumei G. Don,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多有分布。

  •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