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天目木姜子

天目木姜子

《中药大辞典》:天目木姜子

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子

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Zǐ

别名芭蕉杨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根、叶、果实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米。叶互生,阔倒卵形、菱状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9~20厘米,宽6~13厘米,先端钝尖或圆,基部稍耳形,全缘,厚纸质,叶脉红棕色,侧脉7~9对,两面脉上均有短柔毛,老时上面惭变光滑;叶柄长3~7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每5~8朵成伞形花序;总苞8片,阔卵形,外面有绢状毛;花被黄色,6~8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有毛,雄花具能育雄蕊9,花药4室,内向瓣裂;雌花具退化雄蕊9,子房卵形,花柱近顶部略有短柔毛。核果卵圆形,熟时黑色,长约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的向阳山坡。分布浙江。

功能主治根皮、果实:治寸白虫。叶:治伤筋。

复方①治寸白虫:天目木姜子果实和根皮三至四钱,加醉鱼草根二至三钱。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②治伤筋:天目木姜子叶、蛇葡萄根。共捣烂,和酒糟或白酒作成讲,烘热,包扎伤处,干则更换。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天目木姜子

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子

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Zǐ

英文名Fruit of Tianmu Mountain Litse, Tianmushan Litse

别名芭蕉杨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果实、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auriaulata Chien et Cheng

采收和储藏:果实9-10月采摘,晒干。根皮全年均可采,洗净泥土,要段,晒干。

原形态天目木姜子,落叶乔木,高达20m。叶互生,阔倒卵形、菱状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9-20cm,宽6-13cm,先端钝尖或圆,基部稍耳形,全缘,厚纸质,叶脉红棕色,侧脉7-9对,两面脉上均有短柔毛,老时上面渐变光滑;叶柄长3-7cm。花单性,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每5-8朵成伞形花序;总苞8片,阔卵形,外面有绢状毛;花被黄色,6-8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有毛,雄花具能育雄蕊9,花药4室,内向瓣裂;雌花具退化雄蕊9,子房卵形,花柱近顶部略有短柔毛。核果卵圆形,熟时黑色,长约1.5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向阳山坡和山谷杂木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浙江。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5cm,直径约1.2cm。表面黑色或紫黑色,顶端钝圆,基部可见杯状宿存的花被,直径约1.5cm,黄棕或宁绿色。果梗长约1.3cm。外皮薄,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核,内含种子1粒。气香,味辛凉。

化学成分种子含油50.7%,内含月桂酸(lauric acid)34.6%,癸酸(capric acid)26.7%,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 acid)14.5%,油酸(oleic acid)8.3%,亚油酸(linoleic acid)4.2%,癸烯酸(decenoic acid)4.2%,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4.2%,癸烯酸(decenoic acid)4.2%,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2.5%,十四碳麻酸(tetradecenoic acid)2.4%,棕榈酸(palmitic acid)1.5%,亚麻酸(linolenic acid)0.5%,硬脂酸(stearic acid)0.3%,辛酸(caprylic acid)0.2%,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微量。

性味苦;温;辛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杀虫。主绦虫病;蛲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

各家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根皮、果实:治寸白虫,叶:治伤筋。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珍珠伞

    《中药大辞典》:珍珠伞药材名称珍珠伞拼音Zhēn Zhū Sǎn别名紫绿果根、小罗伞、天青地红。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多斑紫金牛的全株。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达

  • 菠萝皮

    药材名称菠萝皮拼音Bō Luó Pí别名波罗、番娄子、露兜子、地菠萝、草菠萝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以露兜子为名。云:“露兜子产广东,一名波罗,生山野间,实如萝卜,上生叶一簇,尖长深齿,味、色

  • 青藤

    药材名称青藤拼音Qīnɡ Ténɡ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 猫爪草

    《中国药典》:猫爪草药材名称猫爪草拼音Māo Zhuǎ Cǎo英文名RADIX RANUNCULI TERNATI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的干燥

  • 瓜子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瓜子藤药材名称瓜子藤拼音Guā Zǐ Ténɡ别名念珠藤、阿利藤、过山香、满山香、春根藤来源夹竹桃科念珠藤属植物链珠藤Alyxia sinensis Champ. ex

  • 灵砂

    药材名称灵砂拼音Línɡ Shā别名二气砂、神砂、平口砂、马牙砂、人造朱砂出处灵砂,宋代唐慎微首先将其着录于《证类本草》,据所载炼制方法:“用水银一两,硫黄六铢,细研,先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既济炉,抽

  • 黍米

    《中药大辞典》:黍米药材名称黍米拼音Shǔ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夏,秋采收。原形态黍(《诗经》)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叶鞘松

  • 蒟酱叶

    《中药大辞典》:蒟酱叶药材名称蒟酱叶拼音Jǔ Jiànɡ Yè别名萎叶(《纲目》),蒟叶(《本经逢原》),橹叶(《纲目拾遗》),青荖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胡椒科

  • 异木患

    《中药大辞典》:异木患药材名称异木患拼音Yì Mù Huàn别名大果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大灌

  • 白猪栗

    药材名称白猪栗拼音Bái Zhū Lì别名滇锥栗、椎栗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剥去总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