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报春

小报春

药材名称小报春

拼音Xiǎo Bào Chūn

别名小报春花、癞痢头花、山白菜、小蓝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报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forbes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细毛。须状根细长,白色。叶基生、叶柄长2-4cm;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1-3.5cm,宽0.5-2.5cm,先端圆钝或钝尖,基部心形,边缘具不规则钝锯齿,上面疏被多细胞柔毛,下面散布球状小腺体,主要沿叶脉被毛。数枝花葶从叶丛中抽出,高10-25cm,被纤毛;具伞形花序1轮,少有2轮,每轮有4-8花;苞片条形,长3mm,多少被粉;花梗直立,长6-20mm,果时长可达30mm,被小腺体;花萼钟状,长3-4.5mm,被白粉,5裂,分裂近达中部,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杯状高脚碟形,淡红色,冠筒长4.5-5.5mm,仅稍长于花萼,冠檐直径约1cm,5裂,裂片平展,倒心形,先端具深凹缺;长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1.5mm,花柱长约3mm,仅稍高出于花萼;短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约3mm处着生,花住长约1mm。蒴果球形,直径约3mm,短于宿存花萼。花期2-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湿草地、田梗、地边、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和云南(鹤庆、邓川、洱源、昆明、宜良、澄江、蒙自)。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根茎细弱,有多数须状根,叶丛生。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3.5cm,宽0.2-2.5cm,先端钝圆,基部截形至浅心形,边缘具圆点状浅裂,裂片有牙齿,上面有白色柔毛,下面有球形小腺体;叶柄长约与叶片等长,有白色柔毛。花季多数,有柔毛,近顶端有橄榄色粉;伞形花序1-2,苞片披针形,有粉,花梗有小腺体;花萼钟状,被橄榄色或黄色粉,花冠浅红棕色。气微香。

性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肺热咳嗽;小儿高热;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小便淋涩;湿热带下;风湿热痹;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芒根

    《中药大辞典》:芒根药材名称芒根拼音Mánɡ Gēn别名芭茅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根,秋、冬采收。功能主治治咳嗽,白带,小便不利。①《分类草药性》:&quo

  • 燕子尾

    药材名称燕子尾别名锅铲叶、老鼠铃来源西番莲科燕子尾Passiflora henryi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甘,温。功能主治补肺益气,消炎,杀菌。主治痢疾,肺结核,支气管炎

  • 柏根白皮

    《中药大辞典》:柏根白皮药材名称柏根白皮拼音Bǎi Gēn Bái Pí别名柏皮(《本草经集庄》),柏白皮(《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性味《纲目》

  • 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蜀葵子药材名称蜀葵子拼音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

  • 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葱白药材名称葱白拼音Cōnɡ Bái别名大葱来源本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以鳞茎或全草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

  • 叶子花

    《中药大辞典》:叶子花药材名称叶子花拼音Yè Zi Huā别名宝巾、芳杜鹃、九重葛(《广州植物志》),三角花(《华北习见观赏植物》),紫三角、紫亚兰(《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

  • 绵羊角

    药材名称绵羊角拼音Mián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角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清热明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椴树

    药材名称椴树拼音Duàn Shù别名叶上果、滚筒树根、千层皮、青科榔来源椴树科椴树属植物椴Tilia tuan Szysz.,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

  • 大麦

    《中药大辞典》:大麦药材名称大麦拼音Dà Mài别名麰(《广雅》),倮麦,麰麦(陶弘景),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