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岩凤尾蕨

岩凤尾蕨

药材名称岩凤尾蕨

拼音Yán Fènɡ Wěi Jué

别名凤尾草、粗金鸡尾、楚箭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岩凤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deltodon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小型蕨类植物,植株高15-30cm。根茎短而横生,密生棕黑色钻形鳞片。叶纸质或薄革质,密生,一型;叶柄长8-16cm,禾秆色,基部棕色;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7-20cm,宽4-7cm,单数一回羽状分裂;羽片3-5对,预生羽片最大,有短柄,长5-9cm,宽l.5-2.5cm,无毛,侧生羽片较短,无柄,向上弯弓形、渐尖头,上部营养叶的边缘有三角形密锯齿;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线形,生于羽片边缘的边脉上;囊群盖线形,膜质,灰白色,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200m的荫蔽干燥的钙质土或石灰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甘;苦;凉;无毒

归经大肠;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敛肺止咳;定惊;解毒。主泄泻;痢疾;淋证;久咳不止;小儿惊风;疮疖;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漆树木心

    《中药大辞典》:漆树木心药材名称漆树木心拼音Qī Shù Mù Xī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心材。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行气,镇痛。治心胃气痛。用法用量内服

  • 土白芨

    《中药大辞典》:土白芨药材名称土白芨拼音Tǔ Bái Jī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的块茎。8~10月采挖。原形态草本,高30~50厘米。块茎2个,近倒卵形,肥厚肉质,黄

  • 射干

    《中国药典》:射干药材名称射干拼音Shè Gān英文名RHIZOMA BELAMCANDAE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 鸡子黄

    《中药大辞典》:鸡子黄药材名称鸡子黄拼音Jī Zǐ Huánɡ别名鸡卵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

  • 黄瓦韦

    药材名称黄瓦韦拼音Huánɡ Wǎ Wéi别名金鸡尾、大石韦、七星剑(《贵州民间药物》),瓦韦,石茶(《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黄瓦韦的根及全草。

  • 红背马蓝

    药材名称红背马蓝拼音Hónɡ Bèi Mǎ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红背马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s dyerianus Mast. [Per-ilepta dy

  • 苦瓜叶

    《中药大辞典》:苦瓜叶药材名称苦瓜叶拼音Kǔ Guā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

  • 山梅花

    药材名称山梅花拼音Shān Méi Huā别名毛叶木通来源虎耳草科山梅花属植物毛叶山梅花Philadelphus henryi Koehne,以茎、叶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

  • 石头菜

    药材名称石头菜拼音Shí Tou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长药八宝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lotelephium spectabile(Bor.)H.Ohba[Sedum spectab

  • 黎豆

    《中药大辞典》:黎豆药材名称黎豆拼音Lí Dòu别名虎豆(《尔雅》郭璞注),狸豆(《纲目》),巴山虎豆、鼠豆(《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头花黎豆的种子。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