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指甲兰

指甲兰

药材名称指甲兰

拼音Zhī Jiɑ Lán

别名枫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短茎萼脊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irea subparishii (Tsi)E. A. Chr. [Hygrochilus subparishii Ts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

原形态短茎萼脊兰,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茎短而斜上,被对褶叶基所包围,下部丛生气生根。气生根粗壮而长,弯曲,白色,无毛。叶3-5枚,2列,稍肉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3.5cm,先端钝或斜而2浅裂,基部收窄抱茎,具线缝状关节,中脉明显。花茎1-4个,生于茎基部叶腋;总状花序长5-17cm,疏生花4-10余朵;花苞片卵圆形,长7-12mm,宽3-9mm,先端钝圆;花淡黄绿色;萼片和花瓣近相似,长椭圆形,长18-20mm,最宽处宽7-9mm,稍肉质,开展,具脉7条,先端急尖,中萼片稍宽,侧萼片和花瓣较窄,萼片背面中助具脊状翅;唇瓣3裂,中裂片肉质,狭长圆形,长8-10mm,宽约2mm,从基部至先端具1枚高约1.5mm的褶片,侧裂片直立,半圆形边缘具微齿,距口处具1枚圆锥状胼胝体;距角状,长约1cm,稍弧形,向前伸;蕊柱长13-15mm,具蕊状翅,蕊喙伸长2裂,蕊喙柄先端扩大;粘盘圆形。蒴果长椭圆形,连柄长约7cm。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300-1100m的常绿阔叶林的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息风。主小儿惊风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春砂花

    药材名称春砂花拼音Chūn Shā Huā别名砂仁花(《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性状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体呈淡紫色,花朵细软而小;花序梗长20~30厘米

  • 桃胶

    《中药大辞典》:桃胶药材名称桃胶拼音Táo Jiāo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化学成分树胶的

  • 芸薹子油

    药材名称芸薹子油拼音Yún Tái Zǐ Yóu别名菜子油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芸薹BrassicacampestrisL.种子榨取的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ampestri

  • 虾蟆皮

    《中药大辞典》:虾蟆皮药材名称虾蟆皮拼音Há Má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疖肿,瘰疬。复方

  • 驴乳

    《中药大辞典》:驴乳药材名称驴乳拼音Lǘ Rǔ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

  • 黄果茄

    《中药大辞典》:黄果茄药材名称黄果茄拼音Huánɡ Guǒ Qié别名黄水茄、黄打破碗、刺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野茄果、大苦果(《云南经济植物》)。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 酸藤木

    《中药大辞典》:酸藤木药材名称酸藤木拼音Suān Ténɡ Mù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陆川本草》),透地龙(《南宁市药物志》),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广西药植名录》)

  • 黄芩子

    《中药大辞典》:黄芩子药材名称黄芩子拼音Huánɡ Qín Zǐ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果实。功能主治《别录》:"主肠澼脓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益母草花

    《中药大辞典》:益母草花药材名称益母草花拼音Yì Mǔ Cǎo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得花,夏季花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益母草"

  • 山楂根

    《中药大辞典》:山楂根药材名称山楂根拼音Shān Zh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楂"条。性味《分类草药性》:"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