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接骨木叶

接骨木叶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叶

药材名称接骨木叶

拼音Jiē Gǔ Mù Yè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叶片。4~10月均可采收。

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筋骨疼痛。

①《本草拾遗》:"主疟。小儿服三叶,大人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

②《分类草药性》:"包伤痕。"

③《吉林中草药》:"祛风,活血行瘀,止痛,利尿。治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炎,跌扑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跌伤骨折:鲜接骨木叶一握,黄枝子五钱,和老酒或红糟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打扑损伤及闪肭骨节:接骨草叶,不以多少,捣烂,铺罨患处。(《履巉岩本草》)

③治脚气湿痹,偏瘫:接骨木叶、金银花藤叶各适量,煎水趁热熏洗。(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扭腰岔气,大骨节病:接骨木茎叶适量,煎水熏洗。(《吉林中草药》)

⑤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接骨木茎叶四两,鲜豆腐四荫。加水及黄酒炖服。(《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接骨木叶

药材名称接骨木叶

拼音Jiē Gǔ Mù Yè

英文名Leaf of Willianms Elder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毛接骨木和西洋接骨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S. williamsii Hance var. miquelii (Nakai) Y. C. Tang S. nigr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接骨木薄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老枝有皮孔,贿民淡黄棕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3对,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托叶狭带形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侧生小叶片卵圆形、狭椭圆形至倒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1.2-7cm,先端尖,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5cm的柄,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长约2cm的柄,揉碎后有臭气。花与叶同出,圆锥聚伞花序顶生,长5-11cm,宽4-14cm;具总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花小而密;萼筒杯状,长约1mm,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筒;花垸蕾时带粉红色,开后白色或淡黄色,花冠辐状,裂片5,长约2mm;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花药黄色;子房3室,花柱短,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3-5mm,黑紫色或红色;分核2-3颗,卵形至椭圆形,长2.5-3.5mm,略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毛接骨木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片2-3对,小叶片主脉及侧的基部被明显的长硬毛,小叶柄、叶轴及幼枝被黄色长硬毛;花序轴除被短柔毛外还夹杂着长硬毛。

3.西洋接骨木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枝具明显凸起的圆形皮孔;髓部发达,白色。奇数羽状复叶1-3对,通常2对。果实亮黑色。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止痛;利湿。主跌打骨折;筋骨疼痛;风湿疼痛;痛风;脚气;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跌伤骨折: 鲜接骨木叶一握,黄枝子五钱,和者酒或红糟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②治打扑损伤及闪肭骨节:接骨草叶,不以多少,捣烂,铺罨患处。(《履巉岩本草》)③治脚气湿痹,偏瘫: 接骨木叶、金银花藤叶各适量,煎水趁热熏洗。(江西《草药手册》)④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扭腰岔气,大骨节病:接骨木茎叶适量,煎水熏洗。 (《吉林中草药》)⑤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接骨木茎叶四两,鲜豆腐四两。加水及黄酒炖服。(《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疟。小儿服三叶,大人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

2.《分类草药性》:包伤痕。

3.《吉林中草药》:祛风,活血行瘀,止痛,利尿。治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炎,跌扑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分丹

    药材名称三分丹别名蛇花藤来源萝藦科三分丹Tylophora atrofollicu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辛,平。有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

  • 金背枇杷果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果拼音Jīn Bèi Pí Pá Guǒ英文名Fruit of Przewalsk Rhododendron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拉丁植

  •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拼音Hǎi Kuí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

  • 玉米油

    药材名称玉米油拼音Yù M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经榨取而得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种子成熟时采集,晒干,榨取油。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

  • 澜江百合

    药材名称澜江百合拼音Lán Jiānɡ Bǎi Hé别名察区大丝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澜江百合的鳞茎。8~9月采挖,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开水略烫,晒干

  • 青蛇莲

    药材名称青蛇莲拼音Qīnɡ Shé Lián别名蛇退、俞莲、九龙盘、竹叶根、赶山鞭、地蜈蚣、爬地蜈蚣、千年竹、竹叶盘、蛇莲、接骨丹、盘龙七、走石码、蜈蚣草、寸八节、地叶、小九龙盘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

  • 秀丽野海棠

    《中药大辞典》:秀丽野海棠药材名称秀丽野海棠拼音Xiù Lì Yě Hǎi Tánɡ别名高脚山茄、活血丹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秀丽野海棠的全草及根。全

  • 灵猫肉

    《中药大辞典》:灵猫肉药材名称灵猫肉拼音Línɡ Māo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的肉。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求原》:&

  • 麻秸

    药材名称麻秸拼音Má Jiē别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茎。功能主治治哮喘,浮肿,聤耳出脓。《纲

  • 算盘子叶

    《中药大辞典》:算盘子叶药材名称算盘子叶拼音Suàn Pán Zi Yè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枝叶。夏、秋季采,切碎,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