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旱冬瓜

旱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冬瓜

药材名称旱冬瓜

拼音Hàn Dōnɡ Guā

别名冬瓜树、蒙自桤木、水冬瓜

来源桦木科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 Don,以树皮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止泻,消炎,接骨。主治腹泻,痢疾,鼻衄,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两,水煎服或配伍。骨折用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旱冬瓜

药材名称旱冬瓜

拼音Hàn Dōnɡ Guā

别名蒙自赤杨冬瓜树皮、蒙自桤木、水冬瓜树、水冬瓜桤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尼泊尔桤木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nepalensis D. 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15m。树皮灰色或暗灰色,平滑;枝条紫褐色,无毛,有棱;小枝疏生短柔毛;芽有柄,卵形,芽鳞2枚。叶柄长1-2.5cm;叶片近革质,宽卵形、卵形或倒卵圆形,长4-16cm,宽2.5-10cm,先端骤尖或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全缘或具疏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粉绿色,密生腺点;沿脉生黄色短柔毛,脉腋簇生髯毛,侧脉8-16对。雄花序多数,排成圆锥状,下垂。果序多数,呈圆锥状排列,长约2cm,直径7-8mm;果苞木质,宿存,长约4mm,有5枚浅裂片;小坚果宽卵圆形,长约2mm;膜质翅宽为果的1/2,稀与果等宽。花期6-10月,果于次年3-5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600m的河岸、山坡林中及村落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接骨续筋。主腹泻;痢疾;水肿;疮毒;鼻衄;骨折;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珂药材名称珂拼音Kē别名马珂、马珂螺(徐表《异物志》),珬(《通典》),马鹿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凹线蛤蜊的贝壳。一般在冬季及春季采捕。原形态贝壳2片,

  • 山白菊

    《中药大辞典》:山白菊药材名称山白菊拼音Shān Bái Jú别名野白菊(《植物名实图考》),小雪花、白升麻(《贵州民间药物》),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

  • 美人蕉花

    《中药大辞典》:美人蕉花药材名称美人蕉花拼音Měi Rén Jiāo Huā出处《广州植物志》来源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花。功能主治为止血药,治金疮及其他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

  • 金钗凤尾蕨

    药材名称金钗凤尾蕨拼音Jīn Chāi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Faurie's Brake别名羽叶凤尾蕨、南方凤尾蕨(广东)、青丫蕨、冷蕨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

  • (鱼彭)鱼脑

    药材名称(鱼彭)鱼脑拼音( Yú Pénɡ ) Yú N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蝠鲼科动物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等的脑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nta birostris(Walbaum)2.Mob

  • 羊不食

    药材名称羊不食拼音Yánɡ Bù Shí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Javan Meadowrue别名马尾连、马尾黄连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爪哇唐松草的

  • 紫茎棱子芹

    药材名称紫茎棱子芹来源伞形科紫茎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C. B.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用法用

  • 凤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草药材名称凤尾草拼音Fènɡ Wěi Cǎo别名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来源本品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 猩猩花

    药材名称猩猩花拼音Xīnɡ Xinɡ Huā别名风铃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金铃花的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striatum Dickson采收和储藏:叶,全年均可采,鲜用

  • 都拉鸢尾

    药材名称都拉鸢尾别名都拉、扁竹兰来源鸢尾科都拉鸢尾Iris confusa Sealy.,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